非洲聯盟(AU)於2025年1月在烏干達坎帕拉舉行的特別峰會上,正式採納了《坎帕拉宣言》。這份戰略框架旨在引導非洲大陸的農業與糧食系統朝向更具韌性、永續且包容性的未來邁進,並將於2026年至2035年期間實施。此宣言標誌著非洲對農業發展策略的重大轉變,從過去側重傳統農業生產,轉向更全面的糧食系統方法,涵蓋從生產到消費的整個價值鏈。
《坎帕拉宣言》確立了六大核心關注領域:生產、貿易、投資、營養與糧食安全、包容性以及治理。其設定的宏大目標包括,到2035年將收穫後損失減半,非洲內部農食產品貿易額增長三倍,以及將在地加工食品的份額提升至農食總GDP的35%。此宣言亦伴隨著一項為期十年的非洲農業發展計畫(CAADP)策略與行動計畫的認可,為實現這些目標提供了具體的路線圖。CAADP的願景是建立一個永續、能應對衝擊且包容的非洲糧食系統,確保所有非洲人民都能享有經濟繁榮、健康飲食與充足營養。
此項倡議的背景是,非洲大陸正嚴峻面對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危機。根據最新數據,超過10億非洲人口無法負擔健康飲食,約20%的非洲人口面臨營養不良,這凸顯了氣候變遷、經濟動盪及衝突等因素帶來的深遠影響。低於潛力25%的低產量,每年因土壤退化和肥料使用效率低下,給非洲大陸造成680億美元的損失。例如,奈及利亞的農業預算長期低於國家預算的3%,遠低於2003年《馬普托宣言》承諾的10%目標,同時約有18%的奈及利亞人口面臨糧食不安全,約1.72億人無法獲得充足的飲食。專家們強調,為應對這些挑戰,亟需擴大農業推廣服務覆蓋範圍、提供可負擔的農業投入品,並大幅增加對農業的預算承諾,同時重新聚焦兒童營養問題。
《坎帕拉宣言》作為CAADP策略與行動計畫(2026-2035)的一部分,旨在動員高達1000億美元的公私部門投資,並期望到2035年將非洲的農業生產力提升45%。該宣言強調了從「農場到餐桌」的整體性方法,特別強調提升小農戶的能力,他們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提供高達80%的糧食,並將氣候韌性與創新納入核心考量,同時致力於縮小性別差距、賦予青年權力,以促進更廣泛的社會包容性。這項轉型計畫不僅是政策的制定,更是非洲大陸團結一致、共同追求成長與繁榮的體現,深刻連結著糧食系統的穩定、經濟的活力以及人民的福祉。
《坎帕拉宣言》的通過,為非洲農業的未來描繪了一幅充滿希望的藍圖。它不僅是對過往宣言的繼承與深化,更是對新時代挑戰的積極回應。透過集體的領導力、堅定的承諾與創新的實踐,非洲有望在2035年前實現糧食自給自足與永續發展的宏偉願景,為其人民創造一個更健康、更富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