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25年7月經歷了創紀錄的資本外流,總額高達583億美元。此現象主要歸因於中國大陸投資者在市場自由化措施的推動下,對香港資產的投資顯著增加。為應對此趨勢並穩定人民幣匯率,中國監管機構已加強對企業海外投資的審查力度。
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中國大陸投資者購買香港股票的規模已超過2024年全年總和,南向資金流入規模達到8668億港元(約合1104億美元)。此現象的背後,是中國大陸投資者在國內債券收益率下降及股市波動加劇的背景下,積極尋求更高股息和更穩定的回報機會。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為這些尋求多元化和潛在更高收益的資金提供了重要的投資管道。
為此,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已收緊了對企業海外投資的監管。根據新的規定,計劃將首次公開募股(IPO)或二次發行募集的資金用於海外部署的公司,必須事先獲得SAFE的「無異議」證明。若未能取得此證明,相關資金將被要求匯回中國大陸。此舉旨在更有效地管理資本流動,並緩解對人民幣匯率的潛在貶值壓力。
專家指出,儘管資本管制措施有助於在金融不穩定時期穩定國內經濟增長,但同時也可能限制國內投資的資本可得性,並對經濟的活力構成挑戰。中國人民銀行致力於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這項政策調整是其宏觀經濟管理策略的一部分,旨在平衡對外開放與維護金融穩定的目標。此次7月份的資本外流規模創下自201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月度紀錄,凸顯了資本流動管理的複雜性。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也觀察到「南向」資本的大幅增加,這反映了中國大陸與香港之間日益增強的金融聯繫。這些監管措施的實施,標誌著中國在管理龐大資本流動和維護國家經濟主權方面,正採取更為審慎和主動的策略,以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