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念二戰勝利80週年閱兵:展現實力與地緣政治的變革

编辑者: gaya ❤️ one

中國將於202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盛大的軍事閱兵,以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80週年,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此次閱兵不僅是對歷史的莊嚴回顧,更是中國展現其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鞏固區域聯盟以及在國際舞台上扮演關鍵角色的重要平台。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出席,預示著此次活動將具有深遠的地緣政治意義。

此次閱兵的核心是紀念中國在二戰期間為抵抗日本侵略所付出的巨大犧牲與貢獻。據估計,戰爭期間有超過3500萬中國軍民喪生,這一數字在二戰所有參戰國中位居前列。歷史學家指出,中國在二戰中的關鍵作用及其巨大犧牲,在西方敘事中常被低估。此次閱兵旨在強調中國在二戰中的歷史地位,並重申其堅決捍衛戰後國際秩序和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中國官方強調,此次閱兵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並向世界展示中國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

此次閱兵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是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的出席。他們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同檢閱軍隊,這被視為中俄朝三國之間戰略協作和團結的有力展示,也是對西方壓力的一種集體回應。此次活動預計將有約26位外國領導人出席,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及主要西歐國家的領導人預計不會出席,這凸顯了當前國際關係的複雜性與地緣政治的深刻分歧。金正恩的此次訪問,是他自2019年以來首次出訪中國,也是他自疫情以來極少數的國外行程之一,這被視為朝鮮打破外交孤立、鞏固其與中俄盟友關係的重要舉措。

閱兵將集中展示中國國產的最新一代軍事裝備,包括先進的坦克、戰鬥機、無人機、高超音速導彈、導彈防禦系統以及網絡戰裝備等。這些武器裝備的公開亮相,不僅標誌著中國國防工業的飛速發展和軍事現代化的顯著成就,也意在向潛在的軍事買家展示中國的軍事技術實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此舉旨在展示其不斷增強的軍事威懾能力,以應對區域內的緊張局勢和潛在挑戰,並向世界傳達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意志。

專家分析指出,此次閱兵不僅是一場軍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中國在地緣政治格局重塑中的戰略佈局。透過與俄羅斯和朝鮮等國家的緊密互動,中國試圖強化其在「非西方」陣營中的領導地位,並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多極化、減少美國影響力的國際秩序。中國官方強調,此次閱兵旨在傳達和平發展的訊息,並非挑釁,而是為了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然而,西方國家對中國軍事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及其日益增長的區域影響力保持高度警惕,認為這可能加劇地區緊張局勢。此次閱兵及其相關的國際互動,將是觀察東亞地緣政治格局變遷和全球力量平衡重塑的重要窗口。

來源

  • Reuters

  • Reuters

  • Reuters

  • AP 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