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展現核協議意願,但國內目標仍引擔憂

编辑者: gaya ❤️ one

伊朗外交部長賽義德·阿巴斯·阿拉格奇(Seyyed Abbas Araghchi)於2025年9月7日透過《衛報》發表文章,表達德黑蘭願意與法國、英國和德國就核協議進行談判的立場。此舉為解決伊朗核計畫的長期僵局帶來希望,但伊朗國內關於摧毀以色列的言論以及發展核武的聲明,為國際社會的疑慮增添複雜性。

阿拉格奇在文中提出,伊朗願意接受鈾濃縮限制和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的監督,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經濟制裁。他強調,歐洲國家應放棄近期透過「強制恢復機制」重新實施制裁的計劃,並警告若錯失此外交機會,恐將導致區域及全球性的毀滅性後果。他認為,歐洲國家若採取強硬立場,不僅無法達成目標,反而會削弱其國際信譽。

此表態發生在歐洲國家於8月底啟動「強制恢復機制」之後,該機制旨在因應伊朗在核協議中的「重大違規」行為。中國和俄羅斯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此舉在法律和程序上均有缺陷,並重申對伊朗的支持。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拉斐爾·格羅西(Rafael Grossi)持續呼籲伊朗盡快恢復核查與監督工作,強調談判不能無限期拖延,並對伊朗高濃縮鈾庫存的現狀表示擔憂。

與阿拉格奇的外交姿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朗國內的強硬派言論並未停止。有報導指出,伊朗內部仍有聲音宣稱其目標是摧毀以色列國家,並向國內民眾保證正在發展核武器。這些國內聲明與阿拉格奇對國際社會釋放的善意信號形成明顯張力,也讓外界對伊朗的真實意圖產生質疑。

回顧歷史,《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旨在透過限制伊朗核計畫來換取制裁的解除。然而,美國於2018年退出該協議並恢復制裁,此後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協議中的部分承諾。今年6月,以色列與美國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了空襲,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緊張局勢,儘管有專家評估這些襲擊可能僅能延緩伊朗的核計畫數月。

在此關鍵時刻,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各方能否透過外交途徑,在嚴峻的地緣政治背景下,找到一條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方法。阿拉格奇的公開喊話,或許為尋求緩和局勢提供了一個契機,但伊朗國內的矛盾聲音,無疑為未來的談判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

來源

  • Deutsche Welle

  • Reuters

  • Reuters

  • Reuter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