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三國(法國、德國、英國),即歐洲三國(E3),於2025年8月28日正式啟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第2231號決議中的「 स्वतः恢復」(snapback)機制,旨在對伊朗重新實施自2015年以來解除的聯合國制裁。此舉是針對伊朗被指控違反《聯合全面行動計畫》(JCPOA),即伊朗核協議。該機制啟動後,將進入為期30天的外交協商期,以期避免制裁的全面恢復。
歐洲三國表示,此舉是回應伊朗加速核活動以及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合作有限。伊朗外交部發言人Esmaeil Baqaei強烈譴責此行動,稱其為非法且出於政治動機,並認為歐洲國家無權啟動此機制。伊朗堅稱其遵守了JCPOA的承諾,而歐洲國家則未履行。美國則持續主張對德黑蘭施加壓力,並參與了有關伊朗核計畫和鈾濃縮水平的間接談判。
此「 स्वतः恢復」機制是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一部分,允許協議參與者在認為伊朗未履行義務時,能夠迅速重新實施聯合國制裁,且此過程不受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的影響。該機制將於2025年10月18日到期,即JCPOA的「終止日」。歐洲三國此舉旨在避免在伊朗核計畫的核查差距擴大之際,讓該決議失效。
儘管面臨嚴峻的外交挑戰,歐洲三國仍表示願意在未來30天內與伊朗進行接觸,尋求外交解決方案,以恢復其遵守承諾。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和英國首相施凱爾均強調,伊朗絕不能尋求、獲取或發展核武器的目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表示,美國隨時準備與伊朗進行直接接觸,以尋求和平且持久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方案。
伊朗方面,儘管官方立場強硬,但有報導指出,伊朗內部對此機制有所擔憂,認為重新實施制裁可能加劇其本已脆弱的經濟和社會狀況。伊朗議會中的強硬派已發出更具對抗性的言論,威脅若啟動「 स्वतः恢復」機制,將退出《核不擴散條約》(NPT)。伊朗副外長Gharibabadi警告,若歐洲國家啟動制裁,將導致伊朗停止與IAEA的合作,並將歐洲國家排除在未來伊朗核外交之外。
此次事件凸顯了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計畫的深切憂慮,以及對全球核不擴散體系的影響。未來30天的外交進程至關重要,其結果將對中東地區穩定及國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此舉也引發了對國際協議執行力及外交途徑有效性的廣泛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