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海岸於2025年8月9日爆發全國性抗議活動,主要反對黨派,包括前總統洛朗·巴赫南領導的象牙海岸人民黨(PPA-CI)和提德揚·提亞姆領導的象牙海岸民主黨(PDCI),走上街頭,要求重新讓被取消參選資格的領袖們參與10月25日的總統大選。現任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尋求第四個任期。此次抗議的導火線是選舉委員會決定排除包括洛朗·巴赫南、查爾斯·布萊·古德及紀堯姆·索羅在內的多位重量級反對派領袖參選,原因涉及過往法律判決或限制。提德揚·提亞姆則因被指控在登記參選時仍持有法國國籍,儘管他已放棄,但依據象牙海岸法律,雙重國籍者不得競選總統,因此也被排除在外。
這些排除行動引發了包括保羅·科利爾、弗朗西斯·福山和丹尼·羅德里克在內的知名學者的擔憂,他們警告此舉可能威脅民主原則並重燃象牙海岸的政治不穩定。學者們指出,象牙海岸有著選舉暴力頻發的歷史,2010年至2011年的危機導致近3000人死亡,當時前總統洛朗·巴赫南拒絕承認敗選,引發長期衝突,直至阿拉薩內·瓦塔拉於2011年上台。瓦塔拉總統尋求第四個任期,更添複雜性,此前他曾因修憲尋求第三任期引發爭議,並在2020年贏得連任,當時他曾表示不再競選。反對派政黨呼籲立即展開政治對話,要求將其領袖重新納入選舉程序。國際社會亦強調透明且包容的選舉進程對國家民主穩定的重要性。提德揚·提亞姆的國籍爭議以及洛朗·巴赫南的法律問題,成為此次選舉前夕政治緊張局勢的焦點。學術界的擔憂與象牙海岸長期以來受瓦塔拉與巴赫南對峙影響的政治格局有關,這種對峙不僅使國家停滯,也讓人們擔憂重返2000年代初期的暴力對立。儘管瓦塔拉總統的執政帶來宏觀經濟增長和國際投資者信心,但批評者認為民主鞏固步伐緩慢。此次反對派領袖被排除,使即將到來的選舉更像形式,而非真正的競爭,並引發對該區域領導人透過修憲延長任期趨勢下,象牙海岸民主進程走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