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於2025年9月19日簽署了一項總統公告,宣布自2025年9月21日起,對所有來自美國境外的新的H-1B簽證申請者實施一項10萬美元的補充費用。這項為期12個月且可能延長的政策,旨在遏制所謂的H-1B計畫「系統性濫用」,並優先考慮美國本土勞動力。此舉立即引發了美國科技行業的廣泛關注,並對依賴該簽證的外籍專業人士造成了不確定性。
根據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的澄清,這筆10萬美元的費用是一次性收取,僅適用於新的簽證申請,而非針對現有的H-1B簽證持有者或簽證續簽。已在美國境內且持有有效H-1B簽證的個人,無論是續簽還是更換雇主,均不受此新費用的影響,其旅行權利亦不受影響。然而,對於計劃從海外引進人才的企業而言,這項費用將顯著增加招聘成本,並要求在簽證申請或USCIS請願書獲批前支付。
此政策的背景是政府認為H-1B計畫被部分企業濫用,以較低薪資取代美國工人,進而壓低了整體薪資水平並影響了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為此,勞工部也將著手審查並可能提高現行的「現行工資標準」,進一步增加雇主的成本負擔。
此項變動對高度依賴H-1B簽證引進人才的科技巨頭,如亞馬遜、微軟、Meta和Alphabet(Google母公司)等,產生了直接影響。這些公司已紛紛向其H-1B員工發出內部通知,建議他們留在美國境內,或若身處海外則盡快返回,以避免潛在的入境問題。此舉預示著企業在人才引進策略上可能需要進行重大調整,以適應新的成本結構和法規環境。
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此政策的影響深遠。智庫Global Trade Research Initiative(GTRI)指出,這項高昂的費用可能會促使企業將更多工作外包回印度,從而減少對H-1B簽證的需求,並可能減緩美國本土的創新步伐,對美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構成潛在挑戰。前Infosys財務長Mohandas Pai也表示,鑑於頂尖H-1B雇主支付的平均薪資已超過10萬美元,此政策可能會抑制企業的申請意願,並加速工作外包的趨勢。
此外,由於印度是H-1B簽證的最大受益國,佔總簽證數量的70%以上,印度政府已對此政策可能引發的「人道主義後果」表示擔憂,特別是其對家庭可能造成的干擾。這也凸顯了全球人才流動與國家政策之間的複雜互動。
總體而言,這項新的H-1B簽證費用規定標誌著美國移民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儘管白宮已試圖澄清政策細節以緩解市場疑慮,但其長期影響、潛在的法律挑戰以及對全球人才市場的重塑作用,仍有待進一步觀察。這也促使企業和個人重新審視其人才策略和職業規劃,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全球經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