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人質已獲釋,川普仍稱加沙和平進程「尚未完成」,並啟動第二階段計畫

编辑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2025年10月14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透過他的「Truth Social」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消息,確認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已順利執行完畢,所有被扣押的二十名人質皆已返回。雖然這項進展為各方帶來了極大的寬慰,但川普立即強調,這項和平任務的目標尚未完全達成。

川普在聲明中明確指出:「所有20名人質都已歸來,他們的身體和精神狀況盡可能地良好。我們卸下了沉重的負擔,但工作尚未完成。正如先前所承諾的,逝者的遺體並未全部被帶回。」就在前一天,武裝分子僅移交了四具已故人質的遺體,此舉違反了最初停火協議中關於移交全部28具遺體的約定。

針對遺體數量不足的問題,哈馬斯代表解釋稱,由於人質分別由不同的加沙地帶團體扣押,且在不同區域喪生,因此難以精確定位並找到部分遺體。這凸顯出在執行停火協議的複雜細節上,各方仍面臨著嚴峻的協調挑戰。

除了對當前局勢的評估外,川普同時宣告,他將著手推動實施第二階段的計畫,這是他先前所提出的一項包含二十個要點的全面和平藍圖。這項第二階段計畫的範疇遠超人質釋放,其核心內容包括成立一個臨時的巴勒斯坦技術官僚政府,專責加沙地帶的重建工作;解除哈馬斯的軍事武裝;以及部署國際維和特派團。

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對此倡議表達了堅定的支持,他讚譽該計畫「為我們地區歷史性地擴大和平版圖開啟了一扇大門」。這項表態顯示出以色列政府高層對於採納這項長期結構性解決方案的積極意願。

然而,儘管人道主義問題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政治層面的障礙依然高聳。哈馬斯官方代表,特別是馬哈茂德·馬爾達維,曾公開表示他們尚未收到該二十點計畫的書面文本,這暗示著在關鍵細節的協商上,持續存在著溝通上的不順暢。從單純的釋放人質行動,過渡到深層次的結構性變革,需要所有參與方展現出最高程度的意圖透明度,方能確保和平進程的長期穩定與可持續性。

這次和平過渡的基礎,是在前一天,即10月13日,於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舉行的「和平峰會」上奠定的。當時,二十多位世界領袖共同簽署了一份宣言,確立了結束衝突激烈階段的具體步驟。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馬哈茂德·阿巴斯也出席了這次峰會,旨在為加沙地帶的長期復甦願景注入強勁的政治動力。

分析人士警告,焦點必須轉向創造條件,以徹底轉變衝突的根本原因。內塔尼亞胡聯合政府中的極右翼成員,例如部長貝扎萊爾·斯莫特里奇和伊塔馬爾·本-格維爾,可能會尋找藉口指責哈馬斯,試圖破壞協議的執行。專家們強調,要實現持久的和平,除了解除哈馬斯的武裝外,更關鍵的是必須開闢經濟發展的途徑,將加沙地帶重新整合到全球經濟體系之中。因此,這項任務真正的完成,將不僅僅體現在政治或軍事框架內,而是要成功創造一個繁榮的環境,讓合作與共存成為該地區自然而然的選擇。

來源

  • New York Post

  • Al Jazeera

  • Al Jazeera

  • CNN

  • The Boston Glob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