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於2025年8月24日,即烏克蘭慶祝獨立34週年之際,指控烏克蘭發動無人機襲擊,損壞了俄羅斯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庫爾斯克核電廠的一處變壓器,並在烏斯季盧加燃料出口碼頭引發大火。這些事件發生在烏克蘭強調國家韌性與追求「公正和平」的時刻,同時也凸顯了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據俄羅斯官員稱,庫爾斯克核電廠的一架烏克蘭無人機在午夜後被俄羅斯防空系統擊落,並在廠區附近引爆,損壞了一台輔助變壓器,導致三號反應爐的運行能力下降50%。廠方表示,事件未造成人員傷亡,輻射水平也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對此表示關切,其總幹事拉斐爾·格羅西強調「所有核設施都必須時刻受到保護」。俄羅斯國防部聲稱,當天夜間在包括庫爾斯克在內的13個地區擊落了95架烏克蘭無人機。
與此同時,在列寧格勒州的烏斯季盧加燃料出口碼頭也發生了火災。據當地州長亞歷山大·德羅茲堅科稱,約有10架烏克蘭無人機在該地區被擊落,但墜落的殘骸引發了火災。該碼頭是俄羅斯重要的能源出口樞紐,此次襲擊對其運營造成了影響。
這些襲擊發生之際,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強調了國家的堅韌不拔和對「公正和平」的承諾。國際社會對烏克蘭的支持持續不斷,挪威宣布了一項價值約70億挪威克朗(約合37億巴西雷亞爾)的軍事援助計劃,用於加強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包括與德國共同資助兩個「愛國者」系統,並協助採購防空雷達。
然而,美國國防部對烏克蘭使用美國供應的導彈攻擊俄羅斯境內目標施加了限制。據報導,五角大廈此舉旨在推動和平進程,美國國防部長皮特·海格斯和總統特朗普對此表示了擔憂,特朗普認為烏克蘭若不能「進攻」將難以獲勝。這些限制為烏克蘭的防禦能力帶來了複雜的戰略考量。
此次事件不僅凸顯了俄烏衝突的持續升級,也再次引發了對核設施安全的擔憂。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持續關注以及挪威等國提供的關鍵防空援助,顯示了國際社會在維護地區穩定與烏克蘭主權方面的共同努力。同時,美國對武器使用的限制也反映了在複雜地緣政治格局下,各方在平衡支持與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之間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