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歐羅巴快船(Europa Clipper)探測器,目前正穩健地朝向木星的衛星歐羅巴前進,其主要任務是探測冰層下的海洋及其潛在的生命宜居性。然而,在漫長的深空旅程中,一個意料之外的科學契機正在展開:該探測器預計在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6日期間,將穿越星際彗星3I/ATLAS的離子尾。這將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難得的機會,得以直接分析來自太陽系外天體的尾部物質組成。
歐羅巴快船於2024年10月14日發射升空,期間將利用飛越火星和地球的引力輔助來積蓄動能。與此同時,彗星3I/ATLAS在2025年6月上旬被發現後,迅速朝向太陽靠近,並發展出顯著的離子尾。科學家們精心計算的穿越時段,恰好能讓歐羅巴快船上專門設計用於研究電漿和磁場的先進儀器,直接捕捉到來自彗星尾部的離子訊號,使其成為執行此次星際彗星尾部探測的理想載具。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太空總署(ESA)的Hera太空任務,原訂於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期間,預計會比歐羅巴快船更早穿過彗星尾部。儘管Hera的軌道與彗星尾部對齊,但其設計並未配備偵測離子或磁場變化的專門儀器,因此無法執行關鍵的成分分析。相較之下,歐羅巴快船的儀器配置使其能夠執行這項獨特的科學觀測,任務團隊正積極對儀器進行最終準備。
這次交會不僅是技術上的精準校準,更是一次拓展我們對宇宙邊界認知的契機。透過分析星際彗星的尾部,科學家們得以一窺太陽系外物質的原始面貌,並觀察太陽風與這類異星天體間的交互作用模式。星際彗星3I/ATLAS被確認為繼1I/奧陌陌和2I/鮑里索夫之後的第三個星際天體,其軌道離心率極高。初步的光譜分析顯示,3I/ATLAS的彗髮以二氧化碳(CO₂)為主,水冰(H₂O)含量極低,這種異常比例暗示其形成環境可能與太陽系內的彗星截然不同,或許儲存了大量CO₂冰。
截至2025年10月22日,歐羅巴快船的運作狀態良好,持續穩健地朝著木星系統前進。這次與歐羅巴快船的交會,將為我們理解星際物質的多元性提供無可取代的數據,突顯了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時,對時機的把握與對目標的堅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