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Pandora 任務:深入探索系外行星大氣層,預計 2025 年秋季發射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 Pandora 任務正按計畫於 2025 年秋季發射,這項小型衛星任務旨在透過長時間、多波段的觀測,深入研究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及其母恆星的活動。

Pandora 任務預計將觀測至少 20 顆已知的系外行星,這些行星的大小從地球到木星不等。觀測將同時涵蓋系外行星及其母恆星,這些恆星主要為 K 型和 M 型光譜。在為期一年的任務期間,每顆系外行星將被觀測十次,每次觀測持續 24 小時。這些詳盡的觀測將在行星凌日期間進行,屆時行星會從母恆星前方經過,從而捕捉到關於行星及其母恆星的關鍵數據。

Pandora 任務的太空飛行器本體已於 2025 年 1 月完成,確保了任務的進度。此任務是 NASA 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與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等機構合作的成果,屬於 NASA 的天體物理學先驅計畫(Astrophysics Pioneers program)的一部分,該計畫旨在支持成本效益高的小型任務,以推動天體物理學研究的發展。

K 型恆星因其穩定性和長壽命,被認為是尋找系外行星和地外生命的理想目標,它們的壽命可達數百億年,為生命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Pandora 任務的觀測數據預計將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和其他未來任務的數據相輔相成。透過精確地分離恆星與行星的訊號,Pandora 將提升我們對系外行星大氣層的理解,並為尋找太陽系以外的宜居性提供重要線索。

此任務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能夠長時間觀測,以克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因請求過多而無法滿足的長期觀測需求,特別是在解析恆星活動對系外行星大氣觀測數據的影響方面。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名為 StarryStarryProcess 的新技術,利用 NASA 的 TESS 和 Kepler 任務數據來繪製遙遠太陽的星斑,這項方法能夠更精確地解釋行星穿越其母恆星時產生的光變曲線,進而幫助 Pandora 任務更清晰地辨識哪些訊號來自恆星,哪些來自行星,這對於尋找行星大氣中的水等宜居性指標至關重要。

來源

  • SpaceDaily

  • NASA Science

  • NASA

  • Forbes

  • NASA Scienc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NASA Pandora 任務:深入探索系外行星大氣層,預計 2025 年秋季發射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