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 OSIRIS-REx 任務成功從近地小行星貝努(Bennu)採集樣本並於 2023 年送回地球,這些珍貴的樣本經過深入分析後,已揭示出對理解生命起源至關重要的發現。研究顯示,貝努的樣本富含多樣化的有機化合物與礦物質,其中包含了構成地球生命必需的 20 種胺基酸中的 14 種,以及構成 DNA 和 RNA 的五種核鹼基。這些發現有力地支持了小行星在將生命基本構件傳遞到早期地球的過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的理論。
樣本中發現的水溶性磷酸鹽,進一步暗示貝努的母體小行星可能曾擁有液態水,為複雜的化學反應提供了理想的環境。這與地球早期生命出現前的環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此外,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最新觀測結果表明,貝努與另一個小行星龍宮(Ryugu)可能源自同一顆在數十億年前解體的巨大母體小行星。透過比較龍宮和貝努的樣本與小行星 142 Polana 的光譜數據,科學家們發現它們之間存在顯著的相似性,這為理解小行星家族的形成與分散機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這些來自貝努的樣本,如同來自太陽系早期的時光膠囊,不僅證實了小行星是行星的構成要素,更承載了生命的基石。它們的分析結果,如同在浩瀚宇宙中點亮了一盞燈,指引我們探索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可能性。透過這些任務,我們得以一窺太陽系的演化歷程,並更深入地理解生命在地球上出現的條件與過程。這項研究的發現,不僅是科學上的重大突破,更激勵著我們對宇宙生命潛力的持續探索與想像。
OSIRIS-REx 任務於 2016 年 9 月發射,並於 2020 年 10 月 20 日成功採集了貝努的樣本,樣本於 2023 年 9 月 24 日送回地球。任務完成後,太空船已更名為 OSIRIS-APEX,並展開前往研究小行星阿波菲斯(Apophis)的延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