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SRO)合作的 NISAR(NASA-ISRO 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已於 2025 年 7 月 30 日正式展開其地球觀測任務。這項劃時代的任務旨在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監測和測量地球表面的變化,為理解這個動態星球提供關鍵洞見。 NISAR 衛星的啟動標誌著地球觀測技術的一大飛躍,是 NASA 和 ISRO 國際合作的里程碑。
NISAR 衛星搭載了先進的 L 波段和 S 波段合成孔徑雷達系統,使其能夠每隔 12 天就對地球上幾乎所有的陸地和冰層表面進行觀測。 這種高頻率的覆蓋範圍對於追蹤自然災害、農業發展以及氣候變遷的影響至關重要。該衛星的雙頻雷達技術,能夠穿透雲層、雨霧甚至濃密的森林樹冠,無論晝夜都能提供清晰的影像。 L 波段雷達能深入植被,測量土壤濕度,並偵測到如冰層移動、山體滑坡和構造活動等微小地表變動。而 S 波段雷達則對微小植被變化極為敏感,非常適合監測農作物、草地和細微的生態變化。
在 2025 年 8 月,NISAR 成功傳回了首批雷達影像,其中包括美國緬因州沙漠島的詳細景觀,以及北達科他州的農業區域。 這些初步影像清晰地展示了衛星區分不同地表覆蓋類型的能力,包括水體、森林、農田和人造結構。例如,在 8 月 21 日,NISAR 的 L 波段雷達捕捉到了緬因州沙漠島的影像,其中森林、水體、城市基礎設施和狹窄的水道都呈現出驚人的清晰度。 兩天後,北達科他州東北部的影像則揭示了森林、濕地和農田,甚至包括農田中央的圓形灌溉系統。 這些影像不僅展示了衛星的技術實力,也預示著其在環境監測、農業管理和災害應對方面的巨大潛力。
NISAR 任務預計將為全球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和社區提供關鍵數據,深化對地球複雜系統的理解。 其數據將有助於更好地管理自然資源、預測和應對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坡和洪水等自然災害。此外,NISAR 對於監測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森林生物量變化也至關重要,這些都是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指標。 NISAR 衛星的數據將免費開放,這將極大地促進全球科學研究,並賦予發展中國家獲取先進地球觀測數據的能力,以制定適應性政策和建立可持續生態系統。 NISAR 的總成本估計為 15 億美元,是世界上最昂貴的地球成像衛星之一。 這項國際合作計畫不僅展現了科學探索上的團結力量,也為更深入了解和保護地球提供了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