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於 2025 年 8 月 23 日在德州西部成功執行了其新謝潑德(New Shepard)火箭的第 35 次任務(NS-35)。此次無人駕駛的亞軌道飛行任務搭載了超過 40 項科學與研究酬載,其中包含 24 項來自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 TechRise 學生挑戰計畫的實驗,以及由教育者設計的「太空教師」(Teachers in Space)計畫實驗。此次任務標誌著新謝潑德火箭發射的酬載總數突破了 200 個,為太空探索與教育領域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此次任務的酬載內容豐富多元,涵蓋了植物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生長研究、液體物理學的探討,以及對聲音、輻射和環境條件的數據收集。具體實驗項目包括由 Ecoatoms 公司提供的 A.R.E.S. 酬載,該酬載利用 432 個感測器研究微重力下的化學塗層技術,這是同類技術的首次展示。此外,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的「太空生物成像支援」(BISS)計畫,將國際太空站(ISS)的成像技術應用於亞軌道飛行,以深入了解生物對太空環境的反應。卡爾 अभियांत्रिकी學院(Carthage College)的 PROTO 和 MUD 實驗則致力於改進太空燃料的測量與管理技術,這對於未來的太空任務至關重要。
任務中使用的 RSS H.G. Wells 載具艙和最新的新謝潑德推進器均成功回收。推進器以推進方式著陸,而載具艙則在降落傘的輔助下安全返回地球。這次任務的成功發射,不僅展示了藍色起源在太空運輸技術上的進步,也為下一代科學家和工程師提供了寶貴的實踐機會。
藍色起源的非營利組織「未來俱樂部」(Club for the Future)也在此次任務中搭載了數千張由學生裝飾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在飛抵太空後,將被蓋上「已飛抵太空」的戳記並寄回給學生,藉此激勵年輕一代對太空飛行的熱情與想像。NASA 的 TechRise 學生挑戰計畫,旨在讓美國中學和高中生透過實際參與太空實驗,培養工程、計算、電子等關鍵技能,為美國的技術勞動力奠定基礎。而「太空教師」計畫則延續了 1984 年 NASA「太空教師」計畫的精神,讓教育者有機會將太空科學的體驗帶回教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此次 NS-35 任務的順利進行,是太空探索與教育合作的典範,展現了透過亞軌道飛行平台推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育的巨大潛力。透過這些由學生和教育者主導的實驗,不僅拓展了我們對太空環境的認知,也為未來的太空任務和人類在宇宙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