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7年8月20日啟航以來,NASA的旅行者2號(Voyager 2)探測器已在太空中航行了近48個年頭。這艘獨一無二的太空探測器,是唯一造訪過太陽系所有四顆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航行者。如今,它正以超過130億英里(約209億公里)的距離,持續其穿越星際空間的非凡旅程,為我們揭示宇宙的奧秘。
為了在這漫長的旅途中盡可能延長其運行壽命,NASA的工程師們採取了智慧的節能措施。自2024年10月1日起,電漿科學儀器(Plasma Science instrument)已被關閉,緊接著在2025年3月24日,低能帶電粒子儀器(Low-Energy Charged Particle instrument)也停止了運作。這些決定是為了應對探測器日益衰減的電力供應,預計這些措施能讓旅行者2號的科學儀器至少在2030年代持續工作。儘管如此,磁力儀(Magnetometer)、電漿波子系統(Plasma Wave Subsystem)和紫外線光譜儀(Ultraviolet Spectrometer)這三項關鍵儀器仍將繼續傳送寶貴的數據,深入研究星際介質的特性。
旅行者2號的數據不僅豐富了我們對外行星的認知,也引發了新的科學討論。例如,對其1986年飛掠天王星數據的分析顯示,當時的觀測結果可能受到了一次罕見的太陽活動事件的影響。這項研究指出,當時太陽風的壓力異常強勁,導致天王星的磁層被極度壓縮,這可能解釋了為何旅行者2號在這次飛掠中觀察到的數據與其他行星的磁層表現出顯著差異。科學家們認為,如果旅行者2號在飛掠時晚幾天抵達,所見的天王星磁層環境將會截然不同,這也暗示著天王星的衛星可能仍具備地質活動性,只是當時的特殊條件掩蓋了這些跡象。
此外,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近期捕捉到的海王星極光影像,進一步證實了旅行者2號在1989年飛掠時首次偵測到的現象。韋伯望遠鏡的近紅外靈敏度,使得科學家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觀測到海王星的極光,並發現其大氣層的溫度自旅行者2號飛掠以來已顯著下降,這或許是過去極光難以被偵測到的原因之一。這些觀測不僅加深了我們對海王星大氣動力學和磁場相互作用的理解,也突顯了持續探索的價值。
旅行者2號的持續任務,不僅是人類好奇心與工程技術的偉大體現,更是我們深入理解宇宙邊緣環境的獨特視角。NASA對與旅行者2號保持聯繫的承諾,彰顯了這項開創性探索的長遠意義,它將繼續啟發我們對浩瀚宇宙的求知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