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的研究團隊在核融合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他們利用創新的電化學載入技術,在室溫下成功提升了氘-氘核融合反應的效率,相較於先前技術提升了約15%。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已於2025年8月20日發表在權威期刊《自然》(Nature)上,為清潔能源的未來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該研究的核心是名為「雷鳥反應器」(Thunderbird Reactor)的實驗裝置。這是一個結合了粒子加速器與電化學反應器的客製化平台,專門用於研究核融合現象。研究團隊採用電化學方法將氘燃料注入palladium靶材中,此方法顯著提高了核融合反應率。研究人員發現,僅需一伏特的電壓,便能達到相當於800個大氣壓力的氘載入效果,這比喻為將更多燃料「擠壓」進海綿中,展現了極高的效率。
此項研究建立在UBC自2019年以來持續進行的冷核融合探索基礎之上。團隊重新審視此領域,旨在尋找清潔能源的解決方案。雷鳥反應器整合了核融合、材料科學和電化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提供了一個系統性探索燃料載入方法和靶材特性的實驗平台。與1989年備受爭議的冷核融合實驗不同,此研究依賴於可量化的核證據,而非僅僅是熱量測量,為核融合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UBC的研究不僅展示了透過電化學載入技術增強核融合反應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相關實驗的門檻。將核融合研究從龐大的國家級實驗室轉移到更易於取得的實驗室規模設備,UBC的團隊預期能加速創新,讓全球更多研究機構能夠更容易地接觸到核融合研究工具。雖然目前的研究尚未達到淨能量增益的目標,但這項工作為核融合社群提供了一個可複製且有潛力的研究途徑,預示著未來實用核融合能源解決方案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