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總理埃迪·拉馬(Edi Rama)於9月11日宣布一項劃時代的舉措,任命一個名為「迪耶拉」(Diella)的人工智慧(AI)機器人擔任公共採購部長,旨在根除長久以來困擾該國的貪腐問題,並為加入歐盟鋪平道路。迪耶拉在阿爾巴尼亞語中意為「陽光」,象徵著透明與希望,她將成為阿爾巴尼亞政府的首位虛擬內閣成員。
迪耶拉的職責將涵蓋管理和審批所有政府的公共招標項目。此舉的目標是消除人為偏見和舞弊行為,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阿爾巴尼亞的發展,並影響其加入歐盟的進程。此前,迪耶拉已在e-Albania平台擔任虛擬助理,協助民眾和企業處理政府文件,如今她將肩負起確保政府合約的公正與廉潔的重任。拉馬總理曾表示,人工智慧未來有望成為政府中最有效率的成員,而這項任命是將AI融入公共服務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儘管這項創新舉措受到高度關注,但公眾對AI能否真正抵禦腐敗或操縱仍存有疑慮。目前,關於AI決策的人工監督機制或安全保障措施的具體細節尚未公開。有民眾在社群媒體上表達擔憂,認為即使是AI也可能在阿爾巴尼亞的環境中被腐蝕,或成為推卸責任的藉口。新議會已於9月12日召開,但政府的具體投票情況仍不明朗。
此舉引發了關於AI在治理中角色的廣泛討論,以及如何在自動化決策過程中確保透明度和問責制。專家指出,阿爾巴尼亞此舉不僅是技術上的嘗試,更是對國家治理模式的一次深刻反思,旨在透過科技手段重塑公眾對政府運作的信任。此舉也與阿爾巴尼亞2030數位願景相呼應,目標是實現一個更高效、更透明的國家治理體系,並加速其融入歐洲大家庭的步伐。據報導,AI已在阿爾巴尼亞用於監測公共採購、分析稅務和海關交易,並透過無人機和衛星偵測非法活動,顯示AI在公共管理領域的應用已逐步展開。然而,反對派議員也提醒,若演算法的編程者仍是過去的既得利益者,問題恐將以數位形式重現,因此清晰的法律框架和監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