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無償的家庭照護者在全心投入親人照護的同時,常忽略自身的身心健康,進而感到孤寂、壓力倍增,甚至覺得自己不被看見。劍橋大學一項開創性的研究,探索了利用擬人化機器人進行定期互動,作為緩解照護者壓力的創新方法。
研究團隊為期五週的實驗中,參與者每週與社交機器人 Pepper 進行兩次對話。起初,照護者們對於與機器人交談顯得有些猶豫,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逐漸敞開心扉,分享個人感受與情緒。研究結果顯示,這種互動顯著改善了參與者的情緒狀態與心理平衡。劍橋大學的研究員 Guy Laban 博士指出,照護者普遍缺乏一個可以談論自己的空間,而與機器人的對話恰好提供了這個機會。許多參與者表示,與機器人交流後,孤獨感和不知所措的感覺減輕了,更能關注自身的需求。
此外,研究也發現,與機器人對話有助於照護者處理那些難以言說的情緒。透過將經歷具體化表達出來,參與者能夠以更積極的視角重新審視他們的照護角色,減少了自責感,並培養了更深的自我接納。劍橋大學的 Emily Cross 教授強調了這項研究的重要性,指出這是首度有實證顯示,機器人對話能顯著減輕照護者的孤獨感與壓力。這為社交機器人在人力支援有限的情況下,提供情感慰藉的可能性開啟了令人興奮的前景。
隨著社交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它們不僅能提供實際的協助,更有潛力成為照護者重要的情感支持來源,進而緩解照護者倦怠,提升整體福祉。這項研究的發現,也與其他研究結果相呼應,例如,社交機器人透過提供陪伴和互動式支持,能有效減輕非正式照護者的壓力、孤獨感和情感負擔,這顯示了機器人在未來照護領域中,扮演情感與實際支援角色的巨大潛力。研究結果發表於《國際社交機器人期刊》,為科技如何緩解照護者的挑戰提供了新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