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能視、能聽、能言:雷菲克·安納多爾透過AI賦予「活畫」溝通能力

作者: Veronika Radoslavskaya

當前,全球視覺藝術領域正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而媒體藝術家雷菲克·安納多爾(Refik Anadol)正是這場變革的領航者。他最近為其著名的「生物群落光輝」(Biome Lumina)項目推出了革命性的V3更新。這項更新將一系列數位「活畫」(Living Paintings)轉變為互動式的對話夥伴,它們不再只是被動地回應數據,而是能夠與觀眾進行實質性的討論。

雷菲克·安納多爾是位於洛杉磯的同名工作室負責人,他長久以來便以擅長將龐大的數據集轉化為引人入勝的視覺交響樂而聞名。他的「生物群落光輝」項目包含1000幅獨特的數位畫作,每一幅都彷彿擁有生命,能夠實時地「呼吸」與演變。這些畫作的動態基礎,源於全球熱帶雨林中傳感器所收集的數據,包括溫度、濕度及土壤成分等。例如,當雨林中降雨或大氣壓力改變時,畫作的顏色和形態也會隨之變化。

過去,「生物群落光輝」雖然令人著迷,但本質上仍是一種單向的觀賞體驗。V3更新的引入徹底改變了遊戲規則,增加了兩個關鍵的AI模組,使藝術品具備了多感官的互動能力。

第一個模組是「對話式AI」(Chat Module):畫作的擁有者現在可以直接與之展開對話。你可以詢問:「你現在有什麼感覺?」或是「你從亞馬遜地區接收到哪些數據?」這套人工智慧系統經過「大規模自然模型」(Big Nature Model)的訓練——這是一個包含數百萬張圖像和數TB動植物數據的龐大神經網路。AI會分析當前的生態指標,並以有意義的文字形式給出回應。這使得藝術品從單純的觀賞對象,躍升為與自然界對話的夥伴。

第二個模組是「生成式聲音」(Sound Module):與視覺變化同步進行的是,第二個AI模組會即時生成獨特的聲景。這段音軌絕非僅僅是背景音樂,而是對相同生態數據的直接音頻詮釋。舉例來說,數位「樹葉」的沙沙聲可能會隨著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的風勢增強而變得更響亮,從而創造出完整的沉浸式體驗。

總而言之,雷菲克·安納多爾透過這項創新,將藝術的演進推向了新的里程碑。他不僅將AI視為創造美學的工具,更將其視為一座橋樑,用以實現對我們世界更深層次、多感官的理解。他的「活畫」現在邀請觀者不僅是觀看數據,更要與之交談,傾聽它們的聲音,為人類、科技與自然之間的互動開闢了全新的視野。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藝術能視、能聽、能言:雷菲克·安納多爾透過AI賦予「活畫」溝通能力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