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os民調揭示:97%聽眾無法分辨AI與人類創作的音樂
作者: Татьяна Гуринович
全球串流服務商Deezer委託Ipsos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聽眾無法區分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音樂內容與人類藝術家創作的作品。這項盲測涵蓋了來自八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巴西、加拿大、荷蘭、德國和日本)的9000名受訪者。測試結果令人震驚:高達97%的參與者未能準確辨識他們所聽到的三首曲目中,哪些是AI創作的。這一結果讓71%的受訪者感到驚訝,而超過一半(52%)的人則對自己無法區分機器與人類創意感到不安。
Deezer的執行長亞歷克西斯·蘭特涅(Alexis Lanterne)指出,這項研究結果強烈證實了市場對透明度的迫切需求。調查中,80%的參與者認為完全由AI生成的音樂必須明確標示。此外,73%的受訪者認為,未經藝術家明確同意,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來訓練神經網路模型是不道德的行為。根據Deezer的統計數據,截至2025年11月,每天約有50,000首完全由AI生成的曲目上傳到該平台,佔所有新上傳內容的大約三分之一。為此,Deezer已開始對這類內容進行標記,並將其排除在編輯推薦播放列表和演算法推薦之外,以盡量減少對版稅基金的影響。
為了應對AI內容的激增,各大串流平台正採取協調一致的監管措施。Spotify也更新了其政策,要求強制標記AI內容,並加強垃圾郵件過濾,同時防止未經授權的聲音複製。在過去一年中,Spotify已刪除了7500萬首「垃圾曲目」,這些曲目不僅損害了用戶體驗,還從合法藝術家手中奪走了版稅。在這種背景下,一些合成專案的成功使情況更加複雜,例如AI樂隊「The Velvet Sundown」,在揭露其非人類起源之前,它曾在Spotify上吸引了每月一百萬的聽眾。
音樂產業正朝向法律解決方案和策略合作邁進。在2025年10月底,環球音樂集團(UMG)與AI音樂開發公司Udio之間達成了一項重大訴訟和解,為市場的規範化鋪平了道路。最初,UMG以及索尼音樂(Sony Music)和華納音樂集團(Warner Music Group)曾對Udio和Suno提起訴訟,指控它們使用受保護的材料來訓練模型。根據和解協議,雙方宣布將共同開發一個新的訂閱平台,計劃於2026年推出。UMG董事長盧西安·格蘭奇爵士(Sir Lucian Grainge)表示,這個平台將使用僅基於授權和許可音樂訓練的生成式AI,這展現了保護藝術家利益的承諾。
這項民意調查同時揭示了消費者普遍的擔憂:51%的受訪者認為AI將導致低品質音樂的數量增加,而近三分之二的人擔心整個產業的創造力會普遍下降。聽眾無法區分AI與人類創作的事實,使得音樂歸屬的價值受到質疑。然而,串流平台和主要唱片公司的行動表明,新的法律和規範框架正在形成,其核心目標是確保音樂體驗中人類元素的保留。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