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助農業增產 糧食安全與生產力雙提升

编辑者: Olga Samsonova

中國正積極運用尖端科技革新其農業領域,以鞏固國家糧食安全並提升生產效率。透過國家智慧農業行動計畫(2024-2028年),中國旨在將大數據、全球定位系統(GPS)及人工智慧(AI)等技術深度整合至農業生產流程中,實現產業的全面數位化。該計畫預計到2028年,農業生產的數位化整合率將超過32%,並強調建立國家級農業大數據平台,以支援決策制定與政策規劃。

在藍莓種植方面,中國已見顯著進展。例如,安徽省懷寧縣的農場透過智慧溫室技術,實現了藍莓的提前上市與產量翻倍,並透過智慧化管理,一人即可管理數十畝的藍莓園。此類技術透過物聯網(IoT)和5G技術精準調控氣候與土壤條件,顯著提升了產量與效率。

此外,中國政府大力推動生物技術育種,鼓勵基因編輯工具的應用與新品種的開發,以確保關鍵作物的種源自主可控,進一步鞏固國家糧食安全。此項政策涵蓋了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作物,目標是培育高產、抗病蟲害的新品種,並研發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基因編輯技術。此策略也延伸至畜牧業,旨在培育高產能、抗病性強的豬隻與禽類。

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報告,透過新農作物品種和先進耕作技術,2024年中國的糧食總產量已超過7億公噸,其中精準種植技術使新疆地區的玉米產量提高了21.5%。這些科技進步不僅提升了生產力,也為中國農業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朝著更具韌性且能滿足未來需求的糧食系統邁進。

來源

  • FreshPlaza

  • China seeks to boost food output with five-year smart farming plan

  • China to develop gene-editing tools, new crop varieties in biotech initiative

  • China food security law comes into force, aims for absolute self-sufficiency

  • China's 10-year initiative aims for a more secure food supply by 2035

  • How China reduced its reliance on US farm imports, softening trade war risk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