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執導《哈姆雷特》改編電影榮獲第50屆多倫多影展觀眾票選獎

编辑者: An_goldy Anulyazolotko

由趙婷(Chloé Zhao)執導的歷史題材電影《哈姆雷特》(Hamnet),改編自瑪姬·歐法瑞爾(Maggie O'Farrell)的同名小說,已在2025年舉辦的第5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TIFF)上,成功摘下觀眾票選獎(People's Choice Award)的桂冠。這項獎項自1978年以來,一直是根據觀眾投票結果頒發的榮譽,它在業界內被視為奧斯卡金像獎前景的重要風向球。回顧歷史,從《瘋狂麥斯:憤怒道》(2015)到《自由之心》(2013),許多曾獲此獎的影片最終都在奧斯卡上大放異彩。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趙婷首次獲得此殊榮;她曾在2020年以《無依之地》(Nomadland)贏得該獎項,使她成為影史上首位兩度拿下此殊榮的電影製作人。

這部引人入勝的電影深入探討了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及其妻子安妮·海瑟薇(Agnes Hathaway,片中譯為阿格妮絲)的悲劇人生。影片著重描繪了他們兒子逝世對這位偉大劇作家產生的深遠影響,外界普遍推測,正是這份錐心之痛,啟發了莎翁日後創作不朽的悲劇《哈姆雷特》。在演員陣容方面,潔西·巴克利(Jessie Buckley)飾演阿格妮絲,保羅·麥斯卡(Paul Mescal)則扮演威廉·莎士比亞,兩位主角的精湛演繹均獲得了評論界的高度讚揚。據悉,巴克利在銀幕上展現了更具「人性光輝」的表演深度,而麥斯卡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反覆研讀了莎翁的劇作。為了在鏡頭前建立起「動態的信任感」,導演趙婷特地安排了演員們參加一場「坦承式」的研習課程。

這部電影的視覺呈現極為出色,生動地勾勒出1580年代英格蘭的家庭生活景象,以及隨後籠罩在巴德(莎士比亞的暱稱)創作生涯中的巨大哀傷。電影的攝影指導由盧卡斯·扎爾(Łukasz Żal)擔任,配樂則交由馬克斯·瑞希特(Max Richter)操刀。瑞希特巧妙地將伊莉莎白時代的音樂元素,融入到對角色心理狀態的細膩描繪之中。他特別為阿格妮絲設計了一套合唱旋律,用以凸顯這位女性角色在影片核心所承載的內心掙扎與精神旅程。本片的製作陣容堅強,由Hera Pictures、Neal Street Productions、Amblin Entertainment以及Book of Shadows等公司聯合出品,其中也包含了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等知名製片人的參與。

在成功於泰柳瑞德影展(Telluride Film Festival)和多倫多影展上獲得熱烈迴響後,《哈姆雷特》無疑已成為本屆頒獎季的重量級競爭者之一。該片的片長為126分鐘。在影評彙總網站Metacritic上,該片已獲得92分的高分(滿分100分),基於18篇專業評論。美國觀眾將有機會在2025年11月26日開始的有限上映中觀賞這部歷史劇,隨後於12月12日全面鋪開。英國的上映日期則定在2026年1月9日。在第50屆多倫多影展上,緊隨《哈姆雷特》之後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是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執導的《科學怪人》以及萊恩·強森(Rian Johnson)的《鋒迴路轉:抽絲剝繭》。

來源

  • News.de

  • Hamnet (Film) – Wikipedia

  • Hamnet gewinnt den People's Choice Award beim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2025

  • Hamnet – Rotten Tomatoes

  • Hamnet – Nickelodeon

  • Hamnet – Official Trailer – YouTub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