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十二月》在阿根廷獲得新一輪財政援助之際上映,回顧2001年危機
编辑者: An_goldy Anulyazolotko
由盧卡斯·加洛(Lucas Gallo)執導的紀錄片《十二月》(Diciembre)已入選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IDFA)的展映單元,該電影節定於2025年11月13日至23日舉行。《十二月》完全由歷史檔案素材剪輯而成,聚焦於阿根廷在2001年底至2002年初所經歷的嚴重經濟崩潰事件。這部影片的首映恰逢阿根廷再次面臨新的金融動盪時期,使得這段歷史敘事在當下顯得格外具有現實意義。
阿根廷當前的經濟形勢充滿挑戰,尤其在2023年,該國的長期通膨率已飆升超過210%。面對這種嚴峻局面,華盛頓方面採取了應對措施。美國財政部在2025年10月宣布,將向阿根廷提供一筆高達200億美元的一攬子援助計畫,該部門由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領導。這項財政援助以貨幣互換協議的形式呈現,旨在穩定披索的匯率,以應對即將在10月26日舉行的中期選舉。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認為,向這個拉丁美洲的意識形態盟友提供支持,是一個務實的決策。
紀錄片《十二月》深入探討了從2001年12月1日到2002年1月3日這五週的關鍵時期。在這場危機的背景下,阿根廷在極短的時間內更換了五位總統。當時,自1991年實施的披索與美元的嚴格掛鉤政策,嚴重削弱了阿根廷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而1999年巴西里爾的貶值則進一步加劇了資本外逃的現象。影片生動地反映了民眾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他們高喊著「¡Que se vayan todos!」(讓他們全都滾蛋!)的口號。這些抗議是針對政府凍結銀行存款和拖欠工資的行為所做出的反應,最終導致時任總統費爾南多·德拉魯阿(Fernando de la Rúa)於2001年12月21日辭職下台。
2001年至2002年的事件,是當前局勢的歷史性先例。在那段時期,阿根廷的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縮水了28%,工業生產總值從800億美元急劇下降至300億美元。當時,阿根廷發生了主權債務違約,金額超過800億美元,成為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國家違約事件。如今,美國提供的200億美元援助,目的正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防止系統性的崩潰。儘管現任總統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推動的改革,包括削減30%的政府開支,已成功實現預算平衡,但這些措施在國會遭遇阻力,使得外部的財政援助對於維持當前的改革路線至關重要。
總而言之,《十二月》紀錄片於2025年11月在阿姆斯特丹的首映,是對阿根廷當前經濟進程的一次及時評論。這部影片展示了抗議活動和政治動盪的畫面,強調了經濟困境的週期性,以及歷史背景對於指導當下決策的重要性。同時,美國的外部財政援助與該地區的宏觀經濟穩定緊密交織,共同塑造著阿根廷的未來走向。
來源
Deadline
IMF, World Bank approve new bailouts for Argentina
U.S. finalizes $20B Argentina bailout despite opposition
Argentina launches $2 billion repurchase agreement to boost reserves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