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薩瑪拉·薩吉恩巴耶娃執導的紀錄片《警報按鈕》(Panic Button)深入探討了吉爾吉斯斯坦一項大規模腐敗醜聞調查所引發的後續效應。該片聚焦於記者阿里·托克塔庫諾夫,他揭露了一項涉及高達7億美元的貪污挪用計畫,據信該計畫與前海關副局長 Raimbek Matraimov 相關,並牽扯出高達10億美元的資金外流。這項調查的曝光不僅震驚了國家,也凸顯了獨立媒體在吉爾吉斯斯坦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托克塔庫諾夫的報導發表後,舉報人遭到暗殺,迫使他和家人尋求庇護,並經歷了長達五年的流亡生涯。紀錄片《警報按鈕》記錄了他們從最初逃亡到最終在不斷升級的威脅中返回吉爾吉斯斯坦的艱難歷程。托克塔庫諾夫本人也因此成為網路騷擾和法律訴訟的目標,但他對真相的堅持,以及他所展現的勇氣,最終獲得了美國國務院頒發的「反腐鬥士」獎項,由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頒發。
這部紀錄片不僅是個人奮鬥的見證,也反映了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媒體所面臨的廣泛挑戰。近年來,該國的媒體自由空間持續縮小,在2025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吉爾吉斯斯坦的排名已跌至第144位。獨立新聞網站經常面臨任意封鎖,政府也試圖透過法律途徑關閉批評性的媒體組織。這種環境迫使記者們在追求真相的同時,也必須時刻警惕個人安全與自由的風險,他們為公眾利益和自由付出了巨大的個人代價。2019年,吉爾吉斯斯坦在透明國際的腐敗感知指數中排名第126位,得分為100分中的30分。
《警報按鈕》在釜山國際電影節(BIFF)的「廣角鏡頭—紀錄片競賽單元」進行了國際首映。該片也曾在布拉格的One World電影節上展出,該電影節以放映最佳人權紀錄片而聞名。這部吉爾吉斯斯坦與捷克聯合製作的紀錄片,不僅是對記者勇氣的頌揚,更是對一個國家在追求透明度和問責制過程中,所面臨的深刻挑戰的有力提醒。它以一種深刻而引人入勝的方式,探討了在後蘇聯時代的背景下,言論自由和獨立媒體的真正價值,以及個人為捍衛這些價值所必須承擔的責任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