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øhetta 操刀設計杭州錢塘灣藝術博物館,打造流動水景新地標
作者: Ек Soshnikova
享譽國際的建築事務所 Snøhetta 在一場聲望卓著的國際競圖中脫穎而出,即將為世界呈現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杭州市風景如畫地區的一座全新藝術博物館。這座未來主義風格的綜合體坐落於宏偉的錢塘江畔,佔地面積達 18,000 平方公尺。憑藉其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卓越的工程解決方案,該博物館有望成為吸引當地居民與國際遊客的文化新地標。
從概念上來看,這座博物館的建築設計靈感源於兩大核心主題:一是流水的柔順與平靜,二是橋樑所具備的連結功能。由於該地塊恰好位於杭州市兩個行政區的交界處,因此「橋樑」的意象顯得尤為重要,象徵著跨越與融合。設計團隊將這一理念視覺化為兩個優雅的波浪形量體,它們巧妙地模仿了河流輕柔的流動,將水體的動態感融入了建築的形態之中,使建築本身成為了流動的詩篇。
這些流線型的波浪結構巧妙地界定了多個公共空間,並採用了大量的全景玻璃幕牆、觀景平台以及開放式步道。遊客可以從這些區域欣賞到錢塘江的壯闊景致以及杭州市區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群。室內空間的設計與整體建築構圖完美融合,參觀者將依照精心規劃的動線,首先進入寬敞的展覽廳,隨後自然地被引導至戶外全景區,飽覽自然風光與現代化城區的交織景象,實現室內展覽與戶外景觀的無縫銜接。
此項目的獨特之處還體現在其創新的「之」字形路徑設計上,這些路徑引導遊客穿梭於不同層次的展覽空間,創造出豐富的探索體驗。它們不僅是單純的交通動線,更象徵著景觀元素與城市基礎設施的融合與統一。這種設計策略使得建築的兩側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氛圍:建築物的一側將參觀者帶入寧靜的水域景觀之中,享受片刻的靜謐與沉思;而另一側則直接面向城市的脈動與活力中心,體現了動靜相宜的設計哲學。
這種自然形態與現代建築的共生關係,創造出一種彷彿在空間中自由生長的有機體感受。Snøhetta 的設計明確強調了城市與河流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繫,成功地打造了一個將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元素融合並協調一致的場所。錢塘灣藝術博物館不僅是一座展示藝術的空間,更是一處促進城市與自然和諧共處,具有深遠意義的文化地標。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