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於2025年9月15日經歷了一場強烈的G3級地磁風暴,其強度被歸類為「強烈」,遠超科學機構先前預測的G1級輕微干擾。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太陽天文學實驗室和俄羅斯科學院太陽地球物理學研究所的報告指出,此次風暴的強度超出了所有預測,成為一個意外事件。上一次觀測到類似或更強烈程度的事件發生在2025年6月1日至2日。
地磁風暴是由太陽活動引起的地球磁層擾動。當太陽風——一股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流——抵達地球並與其磁場相互作用時,便會引發地磁風暴。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CMEs)是主要成因,它們將大量等離子體噴射到太空中。這些粒子以極高速度移動,與地球磁層互動,導致其壓縮和振盪,進而引發地磁風暴。此次G3級風暴的發生與「羅素-麥克弗龍效應」有關,該效應解釋了為何在春分和秋分時節,地球的磁軸與太陽風的夾角更適合能量交換,從而更容易受到影響。
此次G3級風暴的影響廣泛,可能導致衛星故障和導航系統中斷。在高緯度地區,觀測到了明亮的極光現象。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說法,G3級風暴可能引起電力系統電壓不穩、保護裝置誤報、衛星充電和軌道阻力增加,以及高頻無線電通訊中斷等問題。此外,科學家提醒,對氣候變化敏感的民眾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密切關注自身健康,並避免過度勞累。
預計在接下來的幾天,地磁風暴將趨於平緩。9月16日,風暴預計將維持在橙色等級,Kp指數為4。儘管預計到9月底前不會有大規模的地磁風暴,但地磁活動將持續高於平均水平,通常維持在3級左右,偶爾降至2級。科學家們強調,精確的地磁活動預測僅能在事件發生前2至3天進行,情況可能在數小時內發生變化,因此建議密切關注最新的預報更新。
太陽活動以大約11年的週期變化,稱為太陽週期。目前的太陽活動週期預計將在2025年達到高峰,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的風暴事件發生。儘管最初預測太陽週期25將相對較弱,但實際觀測數據顯示其活動強度已超出預期,並在2024年8月達到峰值,高於先前預測的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