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層持續恢復,國際合作展現顯著成效

编辑者: Tasha S Samsonova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最新報告指出,地球的臭氧層正持續恢復,南極臭氧層空洞在2024年顯著縮小,預計臭氧層將在2066年完全恢復至1980年的水平。2024年9月29日,南極臭氧層空洞達到峰值,臭氧虧損量為4610萬噸,相較於過去幾年的平均虧損量明顯為小,顯示出積極的長期恢復趨勢。

今年是《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85年)簽署40週年,該公約是全球合作應對臭氧層損耗問題的基石。同時,也迎來了《蒙特利爾議定書》(1987年)生效38週年,這項議定書成功禁止了氟氯碳化物(CFCs)和氫氟氯碳化物(HCFCs)等消耗臭氧層的物質。科學家早在1970年代中期就已警告,這些化學物質正導致大氣臭氧水平下降,而臭氧是保護地球免受太陽紫外線傷害的關鍵氣體,過度紫外線照射會引發皮膚癌並破壞生態系統。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瑞斯稱讚《維也納公約》和《蒙特利爾議定書》是「多邊主義的里程碑」,並強調臭氧層的恢復進展證明了當各國聽取科學警告時,進步是可能的,這對應對氣候變遷危機同樣至關重要。迄今為止,《蒙特利爾議定書》已促使全球超過99%的受管制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生產和消費被逐步淘汰,使臭氧層有望在本世紀中葉恢復到1980年的水平,特別是預計到2066年在南極地區恢復到臭氧層空洞出現前的狀態。

歐盟的哥白尼計畫發布的影片展示了過去一年臭氧層空洞的演變情況,突顯了其規模和深度的持續改善,進一步證實了積極的恢復趨勢。臭氧層的恢復是國際社會協調行動有效應對全球環境挑戰的有力證明,也為應對氣候變遷等其他重大挑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

來源

  • ElNacional.cat

  • Diario Libre

  • Noticias ONU

  • NASA Ciencia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