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大學突破性研究:生物炭機械性能媲美結構鋼材 揭示永續材料新維度

编辑者: Vera Mo

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團隊取得一項材料科學的重大突破,成功將傳統上用於環境修復的生物炭(biochar)提升至結構工程的應用層面。由 Charles Q. Jia 教授領導的團隊證明,透過精確控制熱解過程,生物炭的機械性能可以達到與傳統低碳鋼相媲美的水平。這項成果不僅標誌著材料科學的進展,更展示了如何從自然結構中汲取智慧,轉化為可持續的高性能解決方案。

這項關鍵發現於 2025 年 10 月 21 日在《Biochar X》期刊上發表,其研究範圍遠超生物炭在土壤改良或污染物吸附的傳統應用。研究人員分析了源自七種不同木材,包括楓木、松木、竹子及非洲鐵木的生物炭樣品,這些樣品在攝氏 600 度至 1,000 度的溫度區間內進行熱處理。其中,非洲鐵木生物炭展現出高達 2.25 GPa 的軸向硬度,這一數值已能與低碳鋼的強度相匹敵。

研究揭示了生物炭材料極端的異向性(anisotropy)特性。以木麻黃為例,其軸向硬度比橫向硬度高出驚人的 28.5 倍。透過進階的微觀與奈米壓痕技術分析,研究證實這種顯著的方向性差異源於木材固有的層級孔隙網絡結構,而非碳材料本身的特性。有趣的是,在奈米尺度上,所有樣品的硬度表現出高度一致性,暗示著不同樹種的細胞壁基礎屬性保持穩定。

參與此項研究的成員還包括 Qinyi Wang、Yating Ji、Mohana M. Sridharan、Lizhong Lang、Yu Zou,以及 Donald W. Kirk,他們在多倫多大學的綠色科技實驗室完成了這項工作。他們建立了一個首個量化框架,旨在設計具有可預測機械行為的單塊生物炭,這對於工業界採用至關重要。Charles Q. Jia 教授總結指出,生物炭已然是一種結構材料,其應用前景廣闊,涵蓋高強度電極、輕質複合材料,乃至於流向控制過濾器等領域。

這項研究的價值在於,它巧妙地利用了木材原有的層級結構來決定宏觀的機械性能,為永續材料設計提供了一條優雅的途徑。此外,外部資訊顯示,將生物炭作為水泥複合材料的添加劑,不僅能提升砂漿的防水性、抗壓和抗彎強度,還能有效封存二氧化碳,契合循環經濟的理念。這項發現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看似廢棄的生物質,實則蘊含著足以與傳統工業材料並駕齊驅的潛能。

來源

  • Renewable Carbon News

  • Unlocking extreme anisotropy in monolithic biochar hardness

  • Inaugural Editorial of Biochar X: unleashing the endless potential of biochar and ushering in a new era of global interdisciplinary innovation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