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裹屍布年代測定引發新一輪爭議,科學界對其起源的看法持續分歧

编辑者: gaya ❤️ one

杜林裹屍布,這塊與耶穌基督受難和埋葬傳說相關的亞麻織物,其真實性一直是科學與歷史學界爭論的焦點。儘管1988年的一項放射性碳定年法研究將其年代定於公元1260年至1390年間,但該研究的方法論與結果隨即引發了廣泛的質疑與爭議。

近年來,科學界對杜林裹屍布的探究並未停止。2025年,一個由國際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採用了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精確的分析方法,對裹屍布進行了新的年代測定。這項研究在英國牛津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以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這三個知名實驗室進行,由英國博物館的麥可·泰特博士協調。儘管這些新研究的結果再次證實了早期的定年數據,將杜林裹屍布的平均年齡約定在1300年左右,但關於採樣方法和潛在樣本污染的爭議仍在科學界持續發酵。

然而,新的研究為這場長達數十年的辯論注入了新的視角。義大利科學家利用一種名為「廣角X射線散射」(WAXS)的新型X射線技術,對裹屍布的纖維進行了分析。這項技術能夠通過分析纖維素的自然老化過程來確定織物的年代。研究結果顯示,裹屍布的年代可能接近2000年前,與耶穌基督所處的時代相符。這項發現挑戰了先前將裹屍布定性為中世紀偽造品的觀點,並與聖經中關於耶穌受難的記載細節相吻合,例如頭部、手部和身體的傷痕。

一些研究者指出,1988年的放射性碳定年法可能因樣本受到污染而產生偏差。例如,有理論認為採樣的邊緣部分可能經過了未記錄的修補,因此無法代表整塊裹屍布的真實年代。此外,新的研究還發現,裹屍布的纖維結構與公元55至74年的馬薩達(Masada)亞麻樣本數據高度吻合,而與中世紀的亞麻樣本則無相似之處。這些發現進一步削弱了1988年定年結果的可靠性。

儘管科學界對於杜林裹屍布的起源仍存在分歧,但持續的科學探究和新技術的應用,正不斷為這件歷史悠久的聖物帶來新的理解。這塊織物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對象,更是激發人們對歷史、信仰和人類文明深層次探索的獨特載體。杜林裹屍布的謎團,或許將在不斷的科學進步中,逐步揭開其神秘的面紗。

來源

  • polityka.pl

  • CAŁUN TURYŃSKI CAŁUN JEZUSA CHRYSTUSA (PREZENTACJA DOWODÓW I BADAŃ)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