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光合作用突破:德韓團隊模仿自然以獲取清潔能源

编辑者: Vera Mo

德韓研究團隊在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複製了自然過程的早期階段。由德國巴伐利亞州維爾茨堡的尤利烏斯-馬克西米利安大學 (JMU) 的 Frank Wurthner 教授領導,並與韓國首爾延世大學的 Dongho Kim 教授實驗室合作,該團隊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雜誌上,展示了一種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模仿植物細胞光捕獲複合物的染料組裝。這種合成結構捕獲光,分離電荷,並通過四個芘雙醯亞胺染料分子的堆疊有效地轉移電子。JMU 博士生 Leander Ernst 解釋說:“我們可以通過光專門觸發這種結構中的電荷傳輸,並對其進行了詳細分析。它高效且快速。這是朝著開發人工光合作用邁出的重要一步。” 這項突破可能為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合物,並通過水分解生產氫燃料鋪平道路。該團隊計劃擴大其納米級堆疊,以創建超分子線,從而增強太陽光吸收和能量通道,以用於先進的光功能材料。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