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南部萊切市中心自2025年6月起進行的都市考古挖掘工作,揭示了早期中世紀的關鍵歷史遺跡,為這座城市提供了新的歷史視角。這些新發現的結構,結合了先前世紀的考古成果,顯示出一個防禦系統的存在,該系統可能將宏偉的羅馬圓形劇場轉變為拜占庭時期的軍事堡壘(kastron)。
早期的考古勘探已辨識出羅馬圓形劇場部分看台、環狀牆、輻射狀隔間及周邊柱子。近期發掘工作在圓形劇場北側揭露了堅固的牆體,這些牆體分兩個不同時期建造,顯示其作為防禦工事的用途。其中最關鍵的發現是一堵寬3.70公尺、高逾2公尺的牆體,採用「a sacco」技術建造,其核心為碎石填充,外層則使用拆卸下來的圓形劇場及鄰近建築物的巨大石塊作為砌面。專家將此防禦系統的年代定於公元5至6世紀,這段時期正值政治與軍事動盪不安的關鍵階段。當時,隨著基督教的興起以及皇帝霍諾留於公元404年頒布禁止角鬥士比賽的法令,羅馬圓形劇場已失去其原有功能。
這些發現不僅重塑了我們對萊切在早期中世紀時期轉變的理解,更突顯了羅馬時期紀念性建築在後續時代被適應與再利用的歷史脈絡。拜占庭時期在義大利的軍事佈局,例如科莫附近的卡斯泰洛·巴拉德羅堡壘,也顯示了當時將戰略要地轉變為防禦據點的趨勢。歷史記錄顯示,在公元535年至550年期間,拜占庭士兵曾在義大利南部庫梅建造防禦工事,以保護其營地,這與萊切的發現相互呼應,顯示了當時羅馬帝國晚期及拜占庭時期在義大利半島的軍事戰略佈局。
此外,歷史上羅馬圓形劇場的再利用相當普遍,例如在阿爾勒、尼姆等地,它們被改建為防禦工事或定居點,甚至在12世紀時,科洛西姆競技場也被弗蘭吉帕尼家族用作堡壘。這些歷史實例證明了古代建築結構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適應性與多樣化用途,為理解萊切的這項新發現提供了更廣闊的歷史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