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卡斯馬山谷的契卡洛天文台遺址近期出土了一件珍貴的陶罐碎片,其上描繪了戰士的形象。這件文物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屬於安地斯山脈北部地區的帕塔斯卡風格,該風格以其精緻的雕刻和對人物、動物、戰鬥場景或宗教儀式的細膩描繪而聞名。專家推測,此陶罐在一次儀式性獻祭或衝突事件中被有意打碎。
契卡洛天文台遺址,自202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以其獨特的13座塔樓聞名,是美洲最古老且唯一完整的古代太陽曆法記錄。這些塔樓的精確排列標示著太陽軌跡,使古代居民能準確掌握時間,規劃農業與宗教活動。此次發現的戰士陶罐碎片,恰好位於天文台入口附近,顯示該遺址不僅是科學觀測場所,更是一個重要的宗教與政治儀式中心。
遺址內還包含一座長達300多米的宏偉堡壘神廟,在宗教、政治和軍事上扮演核心角色。戰士形象的陶罐與堡壘神廟的存在相互印證,突顯了當地文化顯著的軍事色彩,強化了契卡洛作為天文觀測站、軍事衝突及精英階層鞏固權力舞台的觀點。
帕塔斯卡風格陶器的細膩描繪不僅是藝術展現,更承載文化與權力訊息。專家認為,陶罐的打碎行為可能與太陽崇拜儀式有關,顯示古代精英巧妙地結合天文觀測、宗教儀式與軍事力量,以鞏固其社會統治地位。這項發現為理解古代精英如何運用儀式與象徵來確立權力,提供了生動見證。
契卡洛天文台的發現,揭示了古代文明在天文學上的高超成就,並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社會結構的複雜性。卡斯馬/塞欽文化,作為契卡洛的建造者,在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200年之間繁榮發展,其文化影響力甚至早於後來的莫切和查文文明。這個戰士陶罐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人類在追求秩序與理解宇宙規律過程中,所展現的智慧與力量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