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布爾杜爾省的薩加拉索斯古城,考古學家於羅馬時期神殿遺址中,發掘出一件罕見的埃及神祇圖圖(Tutu)的大理石浮雕。這項於2025年10月發現的珍貴文物,為研究羅馬時期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線索。浮雕中央為獅身人面神圖圖,兩側分別是象徵王權的荷魯斯(Horus)和代表尼羅河生命力的索貝克(Sobek),巧妙地傳達了神聖王權與守護神祇的主題。
薩加拉索斯遺址發掘總監、比爾肯特大學考古學系教授彼得·托倫(Peter Tholen)表示,薩加拉索斯曾透過重要的貿易路線與埃及保持商業聯繫。進一步分析證實,此浮雕使用的白色大理石來自阿菲永卡拉希薩爾(Afyonkarahisar)地區,顯示了當地工匠的精湛技藝融合了埃及的藝術風格。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預選名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這項新發現不僅豐富了對薩加拉索斯作為貿易和經濟中心的認知,更揭示了其在藝術與象徵符號交流方面的樞紐作用。
圖圖在埃及神話中是獅身人面神,通常被描繪為保護者。此次發現的浮雕將圖圖與荷魯斯(王權象徵)和索貝克(尼羅河生命力象徵)並列,進一步闡釋了其在羅馬時期安納托利亞地區的文化意涵。這些埃及神祇的形象在埃及境外如此罕見,顯示了當時跨文化藝術交流的深度與廣度,也體現了人們對異域文化符號的欣賞與運用。這件來自阿菲永地區大理石的浮雕,將當地材質、羅馬的建築環境與埃及的象徵意義巧妙結合,成為跨文化藝術交流的有力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