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驚現6500年前新石器時代巨型環狀結構與聚落,改寫歐洲早期文明認知

编辑者: Ирина iryna_blgka blgka

奧地利東南部布爾根蘭州的雷希尼茨地區,考古學家發現了規模宏大的新石器時代環狀土石結構(Kreisgrabenanlagen)及相鄰的聚落遺址,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4850年至前4500年之間,比英國巨石陣和埃及吉薩金字塔更為古老。這項發掘工作由布爾根蘭考古局(Archäologie Burgenland)主任尼古勞斯·弗朗茨(Nikolaus Franz)領導。這項重大發現不僅改寫了歐洲早期文明的認知,更突顯了當時社會的複雜性與高度發展的組織能力。

雷希尼茨遺址的核心是四座巨大的圓形圍場,其中三座被確認為環狀土石結構(Kreisgrabenanlagen),其中一些直徑超過一百公尺,普遍認為可能用於社群集會、宗教儀式或太陽曆法觀測。這種大規模的集體工程,顯示當時新石器時代社群已具備相當先進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實踐。此外,遺址周邊還發現了兩個新石器時代的聚落,其中一個可追溯至早期新石器時代,另一個則與環狀結構同時期,為描繪當時居民的日常生活樣貌提供了珍貴線索。

旨在深入研究遺址的歷史意義,並為未來向公眾開放做準備,計畫中包含興建考古遊客中心及復原展示區。發掘過程中收集的土壤樣本正由維也納大學進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該地區數千年前的農業實踐和景觀發展。雷希尼茨遺址的發現,為理解新石器時代歐洲社會的組織架構、建築技術以及與環境的互動方式提供了寶貴線索,並確立了該遺址在中新石器時代作為一個區域性重要中心的地位。

這些環狀結構的發現,與歐洲其他地區如德國的戈塞克圓形土壇等類似遺址,共同構成了新石器時代歐洲建築傳統網絡的一部分,顯示了當時不同社群間可能存在的文化交流與技術傳承。雷希尼茨的發現是更廣泛的類似建築網絡的一部分,該網絡從奧地利和匈牙利延伸到德國、捷克和斯洛伐克。在中歐地區,特別是易北河和多瑙河盆地,已發現了超過120個此類古老的環形系統。這項研究成果不僅豐富了歐洲史前史的知識庫,也為當地文化旅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來源

  • artnet News

  • All That's Interesting

  • GreekReporter.com

  • Arkeonew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奧地利驚現6500年前新石器時代巨型環狀結構與聚落,改寫歐洲早期文明認知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