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名為「2025 QD8」的小行星於2025年9月3日以相對較近的距離掠過地球,再次凸顯了持續監測外太空以預防潛在威脅的重要性。
這顆直徑約為17至38公尺的小行星,大小與一架噴射客機相當,甚至與2013年造成廣泛損害的車里雅賓斯克隕石(直徑約18公尺)大小相近。然而,與車里雅賓斯克事件不同的是,2025 QD8 並未對地球構成任何威脅。它以每小時約45,000公里的速度運行,最接近地球時的距離約為218,000公里,相當於地月距離的57%。這次近距離接觸,讓科學家們有機會更精確地計算其軌道,並展示了行星防禦系統的有效性。
2025 QD8 最初於2025年8月18日被發現,在此之前並無相關資訊。歐洲太空總署的近地天體協調中心指出,該小行星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曾多次接近地球,預計未來也將繼續如此。儘管如此,科學家們強調,目前沒有已知的小行星會在未來100年內對地球構成撞擊風險。定期監測這些天體的飛掠,是測試和提升我們偵測能力的寶貴機會。
這次的飛掠事件也吸引了天文學界的廣泛關注。虛擬望遠鏡計畫(Virtual Telescope Project)透過其位於義大利的望遠鏡進行了實況直播,讓全球觀眾得以一睹這顆小行星的風采。這次事件不僅是一次天文觀測的機會,更是對我們持續關注並保護地球免受潛在宇宙威脅能力的證明。透過這些事件,我們能更深刻地理解宇宙的浩瀚,以及人類在其中扮演的守護者角色,激勵我們不斷探索與進步,以更宏觀的視角看待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