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 18.2 光年:天文學家確認在適居帶發現「超級地球」GJ 251 c
编辑者: Uliana S.
國際天文學家團隊近日宣布,他們成功觀測並確認了一顆新的系外行星,編號為 GJ 251 c。這項里程碑式的發現,標誌著人類在太陽系外尋找可能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GJ 251 c 位於距地球約 18.2 光年的位置,使其成為目前已知此類天體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宇宙鄰居之一,極具研究價值。
GJ 251 c 在分類上屬於「超級地球」,這意味著它的質量遠超地球。根據初步評估,其質量大約是地球的四倍,科學家們推測它很可能具備堅實的岩石結構。能夠識別出這個遙遠的世界,歸功於高精度光譜儀「適居帶行星搜尋器」(Habitable-zone Planet Finder, HPF)的卓越性能。HPF 儀器安裝在位於德克薩斯州麥克唐納天文台的霍比-埃伯利望遠鏡上,專門設計用於精確測量鄰近恆星發出的紅外信號,以尋找位於適居帶內的類地行星。
HPF 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都卜勒效應。當行星環繞恆星運行時,其引力會對恆星產生輕微的拉扯,造成恆星光譜線出現極其微小的週期性「紅移」和「藍移」。HPF 正是透過捕捉這些細微的變化,來推斷出行星的存在及其軌道參數。這種精密的測量技術,對於在茫茫宇宙中篩選出潛在的生命棲息地至關重要。
GJ 251 c 環繞著一顆名為 GJ 251 的紅矮星運行,紅矮星是銀河系中最普遍的恆星類型。GJ 251 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 0.36 倍。雖然紅矮星在宇宙中數量眾多,但它們通常具有高度不穩定的特性,例如頻繁的耀斑爆發,這些爆發產生的強烈輻射可能會對行星的大氣層構成實質威脅。然而,GJ 251 c 僅 18.2 光年的近距離優勢,使其成為未來使用下一代觀測設備進行深入研究的理想目標,例如即將投入使用的三十米望遠鏡(Thirty Meter Telescope, TMT)。這項研究的推進,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以及 NASA/NSF 專案的財政與技術支持,被視為推動系外行星科學發展的重要動力。
該行星位於適居帶的關鍵位置,意味著其表面溫度理論上允許液態水的存在,這使得 GJ 251 c 成為尋找生物特徵的焦點。研究人員同時強調,圍繞紅矮星運行的行星面臨著獨特的挑戰。例如,恆星在形成早期發出的高強度輻射,可能已經使行星的大氣層蒸發殆盡,儘管隨著時間推移,大氣層或許能夠重建。此外,由於與恆星距離極近,這些行星往往會被潮汐鎖定,導致面向恆星的一側極熱,背向恆星的一側極寒,形成極端的溫差對比。儘管存在這些複雜的環境因素,此一發現仍舊凸顯了即使在嚴苛的恆星條件下,生命仍有可能以超乎想像的獨特形式出現和演化的巨大潛力。
來源
La Repubblica.it
UC Irvine astronomers discover nearby exoplanet in habitable zone
Newly discovered 'super-Earth' offers prime target in search for alien life
Newly discovered ‘super-Earth’ offers prime target in search for alien life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