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風暴照亮夜空:極光橫掃美國多州,科學家預警太陽活動活躍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一場由太陽耀斑及兩個日冕物質拋射(CME)合併而成的強烈太陽風暴,於2025年9月1日衝擊地球磁場,為美國多達18個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絢麗極光,其可見範圍遠超以往的南部界線。

此次地磁風暴達到了G2(中度)等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的太空天氣預測中心(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已發布觀測警報,預示著太陽活動的活躍程度可能進一步升高。此次太陽活動的頻繁發生,正值當前太陽活動極大期接近尾聲之際,凸顯了太陽表面持續的磁場不穩定性。太陽活動週期約為11年,極大期期間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發生頻率顯著增加。

這場由太陽黑子4204引發的風暴,在8月30日釋放出一個持續時間長達三小時的M2.7級太陽耀斑,並伴隨一個快速移動的日冕物質拋射。後續分析顯示,這實際上是由兩個接連發生的日冕物質拋射合併而成,其中較大的雲團追趕並吞噬了較小的雲團,形成了一個更為龐大且混亂的「食日」CME,最終於9月1日晚間衝擊地球。這種現象的發生,也再次提醒我們太陽活動對地球環境的深遠影響。

極光,作為太陽風暴與地球磁場互動下的美麗產物,通常在高緯度地區可見。然而,此次風暴的強度使得極光向南擴展,在美國中部地區如伊利諾伊州、科羅拉多州等地也清晰可見,甚至在更南部的州,如奧克拉馬州和北卡羅來納州,也出現了極光蹤跡。阿拉斯加州作為傳統的極光觀賞地,此次也迎來了更加壯觀的景象。

太陽風暴的影響不僅止於視覺上的極光饗宴。這類地磁風暴可能干擾通訊系統、衛星導航以及電力網絡。NOAA的太空天氣預測中心持續監測和預測這些現象,以提供必要的預警。雖然此次風暴達到G2等級,對技術系統的影響相對可控,但這類事件的頻繁發生,也促使科學家們持續研究太陽活動的規律及其對地球的潛在影響,以期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太空天氣挑戰。

來源

  • WKYC 3 Cleveland

  • Timeanddate.com

  • Live Science

  • Space.com

  • Space.com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