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日,一場嚴峻的暴風雪席捲了聖母峰東側藏區,導致約一千名登山客和健行者受困於海拔4,900公尺以上的高山營地。深厚的積雪使得通往營地的道路完全中斷,帳篷倒塌、低溫症的案例也隨之傳出,情況嚴峻。這場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正考驗著救援隊伍的應變能力與登山者的韌性。
為了應對這場危機,數百名當地村民與專業救援隊伍已緊急投入行動,他們冒著嚴寒,努力清除阻礙前進的積雪,並盡力援助受困的登山者。為確保救援行動的順暢,聖母峰風景區已暫停所有門票銷售與對外開放,以利救援隊伍能無後顧之憂地執行任務。此次聖母峰東坡的極端天氣,為身處高海拔暴露區域的登山者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也凸顯了在高山環境中,天氣變化的不可預測性與潛在的危險性。
根據報導,這場暴風雪始於10月3日晚間,並在隔日迅速加劇,對聖母峰東側的健行路線造成嚴重影響。許多登山者在中國國慶八天長假期間前來此地,卻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嚴酷天氣。有撤離的登山者表示,山區又濕又冷,低溫症的風險極高,且天氣變化之快,連經驗豐富的嚮導也表示前所未見。截至10月5日,已有約350名登山者被安全送往鄰近的曲當鎮,而約200名其餘受困人員也已取得聯繫,正分階段撤離中。救援行動的艱鉅,不僅在於清除積雪,更在於在高海拔地區維持通訊與協調各方資源的複雜性。此次事件也引發了對高山地區預警系統、後勤支援及應急計畫的進一步檢討。
此次聖母峰的嚴峻考驗,不僅是地理環境的挑戰,更是對人類應對自然力量時的智慧與合作的試煉。在極端天氣面前,個人的力量顯得渺小,但透過集體協作與專業救援,展現了人類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克服困難的決心。這場事件也提醒著我們,在大自然的壯麗景觀面前,保持敬畏之心,並做好充分的準備,是安全探索的基石。同時,這也為全球探險旅遊業敲響了警鐘,強調了在規劃高風險旅程時,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潛在影響,進行更周全的風險評估與應變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