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勞亞火山最新噴發釋放大量二氧化硫,促使當局發布空氣品質警報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Huge-fountaining Episode 36 at Kilauea also is lifting massive tephra/dust plume and showing up loudly in all radar moments. Here’s base reflactivity

夏威夷大島上的奇勞亞火山(Kilauea volcano)正經歷今年的第三十次噴發週期。這場最新的地質活動源自眾所周知的哈雷茂茂火山口(Halemaʻumaʻu crater summit)。熾熱的熔岩噴泉一度衝上近100英尺的高度,這場壯觀的景象持續了大約十到十二個小時,向觀察者展示了地球持續不斷的變革力量。

除了肉眼可見的熔岩奇觀之外,這次熾熱噴發帶來的一個重大後果,是大量二氧化硫(SO2)氣體被釋放到大氣中。初步評估顯示,僅此一次事件,就有超過50,000噸的二氧化硫化合物進入空氣層。這種大規模的氣體釋放,迫使當局必須立即提高公眾警覺,衛生官員已針對位於下風處的居民發布了空氣品質警告。

地下深層力量與大氣化學之間的這種相互作用,突顯了地球系統的緊密關聯性。美國地質調查局夏威夷火山觀測站(U.S. Geological Survey's Hawaiian Volcano Observatory, HVO)等機構正密切監測奇勞亞火山的活動情況。HVO指出,此類事件的發生頻率,通常與火山下方岩漿供應系統的變化有關,而非單純的孤立事件。這表明火山活動是受內部機制驅動的連續過程。

二氧化硫的排放會形成當地人所稱的「火山煙霧」(vog,即volcanic smog),這是奇勞亞火山活躍期的標誌性特徵。歷史數據證實,高濃度的SO2釋放時期會導致大島(Big Island)的空氣品質明顯下降,不僅影響能見度,對於易受感染的族群來說,更會嚴重威脅呼吸系統健康。因此,對火山煙霧的預警與防護至關重要。

儘管本次噴發釋出的50,000噸二氧化硫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它仍處於火山活躍階段的預期範圍內。對於當地社區而言,重點已轉向主動管理由此產生的大氣狀況。居民們正利用這種週期性出現的環境條件,不斷完善集體應對措施,並加深對周遭環境的理解,體現出與火山共存的智慧與韌性。

來源

  • Janayugom Online

  • Hawaii News Now

  • National Park Service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奇勞亞火山最新噴發釋放大量二氧化硫,促使當局發布空氣品質警報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