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預警:不穩極地渦旋預示2025/2026冬季動盪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盤踞於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不穩定跡象,這為即將到來的2025至2026年寒冷季節,在歐亞大陸和北美地區埋下了劇烈溫差變化的伏筆。氣象學的深度探究揭示,今年九月形成的渦旋結構比平均狀態要為薄弱,其形態竟與1981至1982年冬季的狀況相呼應,當時的極端寒冷空氣曾以驚人的速度向中緯度地區擴散。這場大氣的變動,實則是一次對當前狀態的校準,提醒著我們對環境的感知需要更為細膩與宏觀。

當前高層大氣的條件暗示著潛在的動盪,極有可能觸發「平流層突然增溫」(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 SSW)事件。儘管名稱與寒冷背道而馳,SSW卻是極地渦旋分裂並將極地冷空氣向南輸送的關鍵觸媒。專家指出,當前環境中,拉尼娜現象的持續以及平流層準週期振盪(QBO)處於負相位,這兩者皆是北半球冬季氣溫偏低和極地渦旋動態不穩定的重要推手。事實上,拉尼娜事件會顯著調整對流層環流場與溫度場,可能導致太平洋—北美(PNA)型異常環流的出現,進而影響極地渦旋的強度。

氣象分析師如 Rashad Hasanov 及其團隊 H24 Weather News 的觀點進一步佐證了這種「完美風暴」的組合,他們預測2025/2026年冬季極有可能是極地渦旋顯著減弱的一季。這種減弱的機制,在於高層的擾動(如SSW)與低層天氣的「耦合」現象,使得原本被鎖在極地的冷空氣得以突破邊界,造成地表氣流(即噴射氣流)變得極度蜿蜒曲折,如同河流決堤般,讓極寒氣團得以深入人口稠密的中緯度區域。

歷史類比與當前數據的匯聚,指向一個需要高度關注的時期。氣象界強調,未來數週乃至數月,對極地渦旋演變的細緻監測,對於精確描繪極端寒冷事件的長期預報至關重要。這不僅是關於溫度計上的數字變化,更是對我們生活系統韌性的一次考驗。當外部環境展現出劇烈的波動時,這正是內在調適與預備的最佳時機,以應對隨之而來的氣流轉變所帶來的區域性差異與挑戰。

來源

  • Evenimentul Zilei

  • Ziarul Unirea

  • Romania FM

  • Antena 1

  • Acasa.ro

  • B1 TV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極端氣候預警:不穩極地渦旋預示2025/2026冬季動盪 | Gaya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