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揭示巴西里約博尼托-杜伊瓜蘇的可怕破壞——一個人口近15,000的自治市,數小時前遭到一場猛烈龍捲風的直擊。
F3龍捲風重創巴拉那州城鎮,促使區域性惡劣天氣應變能力進行全面審查
编辑者: Tetiana Martynovska 17
2025年11月7日,一場強度達到F3級的龍捲風猛烈襲擊了巴西巴拉那州的中南部地區,對伊瓜蘇河畔博尼圖(Rio Bonito do Iguaçu)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這場強大的風暴產生了時速高達250公里的氣旋風,導致六人證實死亡,並有大量傷者需要緊急醫療救治。這場災難的強度令人震驚,據估計,該市區約有90%的區域遭受嚴重損毀,無數的住家和商業建築被狂風夷為平地。
這場局部的災難與影響該州南部地區的溫帶氣旋所造成的廣泛大氣條件直接相關。這次事件成為了自然變動性的一個嚴峻例證,並立即將巴拉那州的焦點轉向了災後復原工作。同時,它也迫使人們對社區的韌性以及面對突發、劇烈環境變化時的應對策略進行更深入的檢視,以避免未來再次遭受如此重創。
氣象趨勢顯示,在過去十年中,巴西南部地區的惡劣天氣事件無論是發生頻率還是強度都在不斷增加。根據一個區域氣候監測機構的數據,在2015年至2024年間,三級或更高級別風暴的發生率增加了15%。這項統計數字表明,2025年的這場龍捲風與大氣能量釋放加劇的明顯模式相符,絕非單一偶發事件。這一持續升高的風險背景,凸顯了採取預防性行動的迫切性。
包括國家自然災害監測與早期預警中心(Cemaden)在內的官方機構,一再強調升級市級早期預警系統的必要性。對於龍捲風這類發展迅速、影響局限的現象而言,它們提供的預警時間遠少於大型天氣系統,因此,系統的強化顯得尤為關鍵。有鑑於此,目前的重點已不僅限於眼前的重建工作,更要著重於建立更具反應性的基礎設施保障和社區應對機制,以應對此類高衝擊性、突發性的威脅,確保民眾安全與財產防護。
來源
Portal GAZ
Agência Brasil
閱讀更多有關此主題的新聞: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