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於2023年10月1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的研究,透過重新分析「卡西尼號」探測器於2008年收集的數據,在土星的冰衛星恩克拉多斯(Enceladus)噴發的冰粒中,確認了複雜有機分子的存在,其中包括胺基酸的前驅物。這項發現極大地增強了恩克拉多斯地下海洋可能孕育地外生命的假設。
恩克拉多斯,這顆直徑約500公里的衛星,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太陽系中尋找地外生命最有希望的目標之一。過去的觀測顯示,它擁有一個冰封地殼下的巨大鹹水海洋,並且從其南極地區噴發出水冰顆粒和水蒸氣的羽流。然而,先前在土星的E環中發現的有機分子,其來源曾受到質疑,因為這些冰粒可能在太空中暴露了數百年,其化學成分可能已受到輻射影響而改變。
此次研究的關鍵在於分析了「卡西尼號」探測器在2008年一次近距離飛掠中,直接穿越恩克拉多斯噴射出的「新鮮」冰粒。這些冰粒以每秒18公里的高速撞擊探測器的宇宙塵分析儀(CDA),其年輕的特性排除了長期太空暴露對其化學成分的影響。研究共同作者弗蘭克·波茨貝格(Franck Potsberg)表示,這些在新鮮噴射物質中發現的分子證明了卡西尼號先前在土星E環中偵測到的複雜有機分子,並非僅是長期暴露於太空的產物,而是確實存在於恩克拉多斯海洋之中。
這項研究不僅證實了先前在E環中發現的有機物質來自恩克拉多斯內部,還揭示了其他種類的有機分子,其中一些是首次在此類樣本中發現。這些新發現的有機化合物類型表明恩克拉多斯海洋的化學成分比之前想像的更為複雜。其中包括環狀碳氫化合物分子和帶氧鍵的分子,例如醛類(在地球上可導致胺基酸的形成)。此外,還發現了複雜的碳氫化合物,例如酯類和烯烴,它們在地球上常以脂肪和油的形式存在。這些發現與先前卡西尼號任務偵測到的鹽、氫和磷等元素一起,進一步表明恩克拉多斯具備了生命所需的關鍵化學要素。法國天體化學家卡羅琳·弗雷辛內特(Caroline Freissinet)雖然未參與此研究,但也表示對這些分子來自恩克拉多斯海洋「幾乎沒有疑問」,並認為這項發現是解開恩克拉多斯之謎的「又一塊拼圖」。她還指出,現代技術,如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能夠對舊數據進行重新詮釋,從而提供新的視角。
歐洲太空總署(ESA)對恩克拉多斯的潛力高度重視,並正在研究未來登陸任務的可能性。ESA認為,若能成功登陸恩克拉多斯並尋找生命跡象,將能為歐洲在太陽系探索領域帶來領先地位。儘管目前尚未發現生命存在的直接證據,但恩克拉多斯所展現出的複雜化學環境和豐富的有機分子,使其成為人類探索宇宙生命潛力的重要前沿。這項研究的成果,無疑為我們理解宇宙中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更為堅實的基礎,也激勵著科學家們繼續深入探索這顆迷人的冰衛星。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諾扎爾·哈瓦賈(Nozair Khawaja)表示:「這些結果進一步提升了恩克拉多斯的可居住潛力,並強化了開展新任務的必要性。」他補充說:「我們確信這些分子來自恩克拉多斯的地下海洋,這增加了其可居住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