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昆士蘭州努沙海岸,一場驚心動魄的救援行動成功解救了一對被鯊魚網纏繞的座頭鯨母子。這起事件不僅凸顯了海洋生物在遷徙過程中面臨的嚴峻挑戰,也再次將防鯊網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推向了公眾討論的焦點。
根據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員奧拉夫·梅內克(Olaf Meynecke)博士的說法,雖然每年都會發生類似的鯨魚纏繞事件,但此次同時有四頭鯨魚被困,實屬罕見。他特別指出,受困的鯨魚多為母子組合,這對幼鯨而言尤其危險,因為牠們的生存能力較弱,更容易因纏繞而溺水或無法覓食。據估計,每年約有45頭鯨魚在澳洲東海岸被漁網纏繞,但實際數字可能更高,顯示了漁具纏繞對鯨魚的嚴重威脅。
此次救援行動的成功,為持續不斷的關於防鯊網存廢的辯論增添了新的注腳。環保倡議者們持續呼籲,在鯨魚遷徙的季節,應當暫時移除這些設置在海域中的防鯊網,以避免更多悲劇的發生。事實上,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在過去的夏天,防鯊網就曾導致大量海龜和海豚死亡,其中90%以上的被捕獲物種並非鯊魚,這顯示了防鯊網對非目標物種的廣泛傷害。有專家指出,無人機監測、個人鯊魚威嚇裝置以及教育宣導等替代方案,能夠在提升遊客安全性的同時,減少對海洋生物的傷害。例如,新西蘭在2011年拆除防鯊網後,並未再發生鯊魚襲擊事件,顯示了更人道且有效的解決方案是可行的。
座頭鯨的遷徙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觀,牠們長途跋涉以繁衍後代。然而,氣候變遷正對牠們的生存構成威脅。海水溫度上升影響了磷蝦的分布,這是座頭鯨的主要食物來源,迫使牠們遷徙至更遠的地區覓食,增加了牠們遭遇漁具纏繞的風險。此外,海洋污染,特別是塑膠微粒,也對鯨魚等大型濾食性動物的健康構成潛在威脅。研究顯示,座頭鯨每天可能攝入多達400萬個塑膠微粒,這對牠們的健康和生存構成了長期風險。
此次努沙海岸的救援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海洋生命的脆弱以及人類活動對其造成的影響。透過更科學、更具同情心的管理方式,我們能夠在保護海洋生物的同時,也確保人類在海洋中的活動安全。這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更是對我們共同家園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