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與大西洋:海洋的平衡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全球氣溫在2024年創下新高,這與北極地區「大西洋化」現象日益加劇密切相關。所謂的「大西洋化」是指溫暖、高鹽度的北大西洋海水正日益深入北極海洋,對其脆弱的生態系統產生深遠影響。科學家指出,自2007年以來,北極海洋的「大西洋化」進程顯著,導致海水溫度升高、鹽度增加,並削弱了海洋的垂直分層結構,特別是關鍵的鹽躍層。

這種變化使得溫暖的北大西洋海水更容易與表層的冷淡水混合,進而加速了海冰的融化。研究顯示,北極地區的暖化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四倍,這種「北極放大效應」正在加劇這一過程。預測顯示,北極海冰的融化速度驚人,部分研究甚至預測,最快可能在2027年出現夏季無冰日。這將對依賴海冰生存的北極熊、海豹等生物造成毀滅性打擊,並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影響全球氣候模式和海平面上升。

2024年已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這與北極的變化形成了鮮明對比。科學家們正密切關注「大西洋化」對北極氣候系統的影響,並強調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減緩這一趨勢。研究人員正利用先進的氣候模型和實地觀測數據,試圖更精確地預測未來的變化,並尋找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這場海洋的變革不僅是區域性的問題,更關乎著地球整體的未來平衡。

來源

  • Nature

  • Nature

  • Reuters

  • Climate Change Progress

  • Wikipedia

  • Arctic Portal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