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環流瀕臨崩潰:科學家警告全球氣候劇變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最新研究指出,對全球氣候至關重要的「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正逼近一個關鍵的臨界點,可能在本世紀末前引發劇烈的全球氣候變動。這個龐大的海洋輸送帶系統負責將溫暖的熱帶海水輸送到北方,深刻影響著全球的天氣模式。

這項由25個氣候模型組成的研究,利用「表面浮力通量」作為新的穩定性指標。自2020年以來,該指標顯示出上升趨勢,暗示AMOC的強度正在減弱。研究預測,在極端排放情境下,AMOC的崩潰可能最早發生在2055年。歐洲委員沃普克·霍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將此發現稱為「嚴峻的氣候警鐘」,強調了減少排放的迫切性。

AMOC的潛在崩潰將帶來嚴峻的後果。歐洲地區可能面臨顯著的降溫和更頻繁的風暴。北美東海岸則可能經歷海平面顯著上升。此外,亞洲和非洲的季風模式也可能受到干擾。科學家們指出,AMOC的減弱已持續數十年,速度已是千年來最慢。有研究預測最快可能在2025年發生崩潰,儘管此預測存在不確定性,但其警示意義重大。

儘管部分研究對AMOC崩潰的時間點持有不同看法,但普遍共識是,全球暖化正導致AMOC減弱。即使僅是減弱而非完全崩潰,也將對海洋生態系統、漁業以及全球糧食生產造成深遠影響。例如,英國氣象局指出,洋流系統的崩潰將加劇北半球的降溫、大西洋海平面上升、歐洲和北美降水減少,以及南美洲和非洲的季風變化。

面對這一潛在的氣候危機,全球社會的應對至關重要。科學家們呼籲政策制定者正視AMOC崩潰的風險,並加強國際合作以達成《巴黎協定》的升溫限制目標。這不僅是為了減緩氣候變遷,更是為了確保地球生態系統的穩定與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氣候系統中的臨界點一旦被觸發,其影響可能是突發且不可逆的,這提醒我們採取積極的減碳行動刻不容緩。

來源

  • livescience.com

  • Live Science

  • AP News

  • Reuter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