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重獲生機:活體牡蠣礁讓海洋再次呼吸
编辑者: Inna Horoshkina One
為了推動一項重要的生態復育計畫,Groundwork North East & Cumbria 組織於 2025 年 10 月啟動了新的階段性工作。他們在英格蘭東北海岸線沿線,策略性地放置了二十個創新的礁石立方體,並在這些人工結構中安置了約四千隻歐洲牡蠣(學名:Ostrea edulis)。這項大規模的行動是全國性「野生牡蠣計畫」(Wild Oysters Project)的核心部分,該計畫由著名的倫敦動物學會(ZSL)負責監督,其最終目標是讓一個多世紀前在該水域消失的天然牡蠣礁生態系統得以重現。
牡蠣被譽為「海洋中的小型淨水器」,是維持水域健康的關鍵生物。單單一隻牡蠣每天就能過濾高達 200 公升的海水,有效提升水體的透明度與含氧量。透過這種淨化作用,牡蠣為數百種其他海洋生物創造了棲息的條件。這些新設置的礁石結構,正協助北海恢復其天然的生態平衡,讓那些失落已久的生命形式得以重返家園。
「野生牡蠣計畫」的成功,仰賴於 Blue Marine Foundation 和 British Marine 等夥伴的共同努力,其復育策略與靈感源自全球各地成功的牡蠣養殖與生態修復經驗。他們在碼頭浮橋下方設置了特殊的「育苗場」,這些活體繁殖區就像是幼體牡蠣的產房。待幼體成長後,便會被分散到沿岸地區,逐步建立起新的牡蠣礁,形成穩定的生態群落。
此項重要的海洋復育工作獲得了英國環境、食品暨農村事務部(Defra)的大力支持。它有效地將科學家、志願者和當地社區凝聚在一起,共同譜寫一曲海洋的交響樂章。除了實際的礁石重建,該計畫還包含重要的教育倡議和創意參與環節,旨在提升公眾對海洋生態的認知。
為了提高公眾意識與參與度,他們發起了一項別具意義的「領養」編織牡蠣的活動。每一隻手工編織的牡蠣都象徵著人類對海洋生命的深切關懷與承諾,而透過此活動所募集的資金,則專門用於支持前線的牡蠣礁復育工程。值得一提的是,該計畫在 2023 年就已達成一項重大成就:成功創建了一個面積達 7500 平方公尺的水下活體牡蠣礁,並在其中釋放了超過 10,000 隻牡蠣。這項努力為當地海洋環境注入了新的活力,標誌著新生態系統的首次呼吸與萌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與 Groundwork North East & Cumbria 組織以及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的緊密合作夥伴關係,確保了該計畫的長期穩定性,並使其成為未來復育中心網絡的基石。牡蠣礁的功能遠不止於淨化水質;它們還能有效減緩海浪的衝擊力,為海岸線提供天然的屏障,同時也啟發了新一代的海洋守護者,傳承生態保護的理念。
海洋正在重新吟唱。它的呼吸變得更加純淨、深沉且溫暖。每一隻努力過濾海水的牡蠣,彷彿都在向我們傳達一個訊息:「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能修復曾經失去的一切,讓海洋重現昔日風采。」
來源
BBC
Oyster “cubes” deployed to save UK’s underwater superhero
Wild Oyster - Groundwork
Wild Oysters Project | Volunteer Centre Newcastle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