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拉賈斯坦邦的賈沙梅爾地區近日傳出驚人發現,當地居民在挖掘水塘時,意外挖出疑似侏羅紀時期的飛龍化石。這項潛在的重大古生物學發現,已引起科學家的高度關注,並有望為理解印度次大陸史前生命提供新的線索。
初步估計,這具化石的骨骼結構長度超過20英尺,且可能還有部分深埋於地下。初步評估顯示,這些化石可能已有約1.8億年的歷史,屬於侏羅紀時期。化石中除了類似骨骼的結構外,還伴隨有石化木。地質學家納拉揚·達斯·伊尼基亞博士指出,化石中可見脊椎部分,並推測可能帶有羽毛狀結構,暗示其可能屬於飛龍物種或其近親。
此發現為該地區先前重要的古生物學紀錄增添了新篇章。此前,科學家曾在拉賈斯坦邦發現過名為「印度泰拉龍」(Tharosaurus indicus)的長頸植食性恐龍化石,其年代約為1.67億年前。這次在梅加村的新發現,若經證實,可能代表了該地區發現飛龍化石的罕見案例,進一步豐富了對印度古老地質歷史的認識。
印度地質調查局(GSI)已獲悉此事,並預計將展開全面調查,以確定化石的確切年代與分類。當地官員表示,在完成詳細勘查後,將能確認化石的年代與種類。此地層結構可追溯至侏羅紀時期,當時該區域可能是一個沿海地帶,經歷了從陸地到海洋的沉積環境變化。過去,賈沙梅爾地區與古吉拉特的庫奇盆地,都曾出土過重要的恐龍時代化石和足跡,顯示該區域在史前時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