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由16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在南極洲「小圓頂C」(Little Dome C)地區,歷經四個夏季的艱辛工作,成功鑽探至2.8公里深處,採集到至少擁有120萬年歷史的冰芯樣本。這項「超越EPICA」(Beyond EPICA)計畫的重大突破,為深入了解地球大氣與氣候演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寶貴視角。
此次採集的冰芯樣本被視為一個珍貴的時光膠囊,其中封存著來自「中更新世過渡期」(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的微小氣泡。這個時期是地球氣候演變的關鍵階段,在此之前,最古老的冰芯紀錄僅能追溯到80萬年前,此次發現幾乎將紀錄往前推進了一倍。冰芯中不僅包含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氣體,還夾雜著塵埃、火山灰、微生物及其他粒子,這些都能揭示超過百萬年前的風、溫度及海洋狀況。
研究團隊將採用創新的緩慢融化技術來分析冰芯的化學成分,以重建精確的氣候年表。此舉旨在解開一個長久以來的氣候謎團:為何在約兩百萬年前後,地球的冰河週期從原先的4.1萬年模式轉變為更長的10萬年週期。透過將這些古老數據與現今的氣候變遷模型進行比對,科學家們希望能釐清影響當代氣候的潛在因素,特別是探究在百萬年前,當溫室氣體濃度與現今相似但氣候行為卻截然不同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項研究不僅是為了回溯過去,更是為了預測未來。冰芯資料對於地質學家至關重要,它提供了與人類出現前地球樣貌的直接連結,當時大陸形狀與海洋深度皆與現今不同。透過研究地球的古老週期,我們能更有效地制定氣候變遷對策、預測災害並發展適應策略。研究指出,在過去80萬年間,即使在最溫暖的時期,溫室氣體濃度也未曾超過工業革命開始後的水平,而現今的二氧化碳濃度已比該紀錄高出約50%。這項發現強調了理解過去氣候變遷機制對於應對當前挑戰的重要性。此外,研究也指出,冰層融化可能引發重大的自然災害,這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警示。
此次的鑽探行動是在極端嚴寒的環境下進行,平均溫度約為攝氏零下35度,展現了科學家們為探索地球歷史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與決心。這項國際合作的成果,不僅是科學上的重大里程碑,也為我們理解地球系統的長期演變及其對未來氣候的影響,開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