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考古學家與潛水員於2025年8月21日在亞歷山大外海的地中海成功打撈出多件古埃及文物,這是25年來首次進行此類規模的海底發掘行動,出土的歷史遺物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
此次行動中最引人注目的發現,包括一座刻有拉美西斯二世王名的巨大石英獅身人面像,以及一座來自托勒密王朝晚期的花崗岩雕像,和一尊羅馬時期的白色大理石雕像。這些珍貴的文物透過潛水員的協助,從海底被緩緩吊起。
據信,這個位於阿布基爾灣的海底遺址是古城卡諾帕斯(Canopus)的延伸部分。卡諾帕斯在托勒密王朝和羅馬時期曾是重要的貿易與宗教中心,但因地震和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海底。考古學家在該區域發現了包括神廟或住宅用途的石灰岩建築,以及用於儲水和養魚的水庫和石砌水池。
埃及旅遊暨文物部長謝里夫·法提強調了此次行動的重要性,並指出僅有特定材質的文物會依據嚴格標準進行打撈,其餘部分則將保留在海底,作為沉沒的文化遺產。此次打撈行動是自埃及於2001年批准《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以來,首次進行的大規模水下文物回收。
這些出土的文物預計將在亞歷山大國家博物館展出,讓參觀者得以一窺古埃及在托勒密和羅馬時期人們的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及喪葬習俗。此次發現不僅彰顯了埃及對發掘與保存水下文化遺產的承諾,也揭示了地中海深處豐富的文化寶藏。值得一提的是,卡諾帕斯曾因供奉奧西里斯和塞拉皮斯神而聞名,並在羅馬時期以盛大的慶典著稱。此外,該區域的考古發掘工作將持續進行,以揭開更多阿布基爾灣的歷史秘密,該地被認為是先前調查中最重要的新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