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島海峽正經歷顯著的海洋生態復興,海豚、海豹和海龜的出現頻率顯著增加,這主要歸功於水溫回暖及氮污染的減少,進而提升了整體水質。此生態轉變不僅豐富了當地的海洋景觀,也凸顯了持續環境保護措施的深遠影響。
在2025年8月,約有100頭海豚在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附近海域被觀察到,這標誌著該地區海洋生態系統的一項重要事件。近期,米爾福德海岸外也觀測到類似規模的成群海豚,顯示海洋哺乳動物在此水域的活躍度正在回升。科學家指出,自2014年以來,透過升級污水處理設施,長島海峽每年成功減少了近5000萬磅的氮污染,這直接提高了夏季的溶解氧濃度,為海洋生物創造了更適宜的棲息環境。
長島海峽的研究報告亦證實,海豹在此區域的出現已成為常態。港海豹和灰海豹通常在每年9月至次年6月間出沒,而豎琴海豹和冠海豹則在1月至5月初進行季節性遷徙。這些海豹數量的增加,與過去數十年來實施的嚴格保護措施密切相關,顯示出對海洋哺乳動物的保護已取得顯著成效,使其種群得以恢復並日益壯大。
康乃狄克州的神秘水族館(Mystic Aquarium)在海洋保育領域扮演著積極角色,他們正為可能出現在海峽的單獨海牛做好收容準備,這項前瞻性的措施體現了水族館對擴大該區域海洋生物支持的承諾。這種對多樣化海洋生命的關注,與整個海峽生態系統的改善趨勢相呼應。
總體而言,長島海峽的生態變化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例證,說明了透過有針對性的環境管理和持續的保育行動,能夠有效逆轉過去的污染影響,並恢復一個充滿活力的海洋生態系統。這些積極的生態轉變不僅豐富了當地的自然景觀,也為海洋生物提供了一個更為宜居的家園,同時也提醒我們,持續的環境監測與保育倡議對於維護這片珍貴水域的繁榮至關重要。